本文图片
理解单身化的加剧 , 最基础的一点是:这绝对不是个人意识的问题 , 经济模式、就业等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此都有很大的影响 。
本文图片
来源:日本内阁府2015年作的《关于少子化社会的国际意识调查报告》
事实上 , 根据日本内阁府2015年的调查数据 , 20-49岁拥有结婚意愿的日本人超过了65% , 这与2010年、2005年的调查相比 , 基本没有变化 。 其中 , 有强烈意愿的男性比例要远高于女性 , 分别是71.7%和60.5% 。
同年 , 我在网上发起过一个讨论单身男性生活状态的帖子 , 收到了1.6万条回复 , 其中大多数人都表示:
“我并不是不想结婚 , 而是结不了婚 。 ”
那么 , 为什么这些迫切想要结婚的人 , 尤其男性 , 没法结婚?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原因一:没有靠自己就能结婚的能力
要知道 , 在上世纪末 , 日本一度是一个“全民皆婚”的国家 , 男女的终身未婚率均未超过5% 。 他们是靠什么结婚的呢?
1987年 , 实施《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第二年 , 日本终身未婚率激增 。 可见曾经大部分男性都能结婚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 , 结婚就是工作 , 是关系到自己生存问题的大事 。
同时 , “全民皆婚”的时代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公司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相对单一且稳定 , 自然好规划结婚生子这些事 , 当时相亲结婚与职场婚姻的比例加起来超过 50%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与日本情况类似:一条曾在2019年对600位年轻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 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在恋爱中变得被动
现在60岁以上的日本已婚男性 , 他们一直享受着时代的恩惠 , 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发现:如果大环境没有筹备好结婚的必要条件 , 他们就无法靠自己的能力结婚 。
其实不论在哪个时代 , 有恋爱能力的人 , 男女加起来也就占三成左右 。 当没有了曾经那样社会层面的准备和鼓励 , “恋爱弱者”是很难结婚的 。 现在很火的各种恋爱交友APP , 在我看来也只适用于“恋爱强者” 。
近3年来持续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年轻人的恋爱机会被剥夺了 。
要知道 , 那些能够结婚的年轻人 , 大部分都是在20—24岁的时候遇到另一半的 。 现在因为疫情 , 没法遇到异性、面对面相处 , 所以很可能2024年 , 日本的婚姻登记人数会出现明显下降 。
本文图片
▲
日剧《东京单身男子》中 , 三位黄金单身汉的讨论
原因二:不切实际的期望
有趣的是 , 40岁年龄段男性的初婚率和单身率都一直在上升 , 1947年到2014年间竟增长了12倍多 。 “大叔初婚者们”的结婚对象就是20来岁的女性们 。
总体上 , 男性平均想找比自己小5岁多的女性 , “榻榻米和老婆都是新的好” , 女性则想找比自己大1岁多的男性 。 而实际男女差不多都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对象结婚了 , 也就是女性的期望更符合现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浩民|陈浩民携妻度假庆祝结婚11周年,妻子穿泳装出镜,看不出生过四个娃
- 想必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后悔结婚的吧。|恋爱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想和对方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 把结婚誓词过成了现实 海宁好丈夫22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
- 结婚|女孩子,有些苦希望你永远不要尝
- 以前按照传统结婚 姑娘遇到爱算计的男人时,要学会及时止损
- 我和媳妇结婚5年 一个人越来越沉默,即便是对着家人也无话可说,这究竟是怎么了
- 人生不易 单身老人都希望通过找个搭伙老伴携手过余生
- 俄乌战争之后 结婚之后的女人会更有韵味,再加上自身优秀的条件
- 阿莹是销售部经理 关于对于有些女生说的“结婚不将就”你怎么看?
- 读者来信如是说:我和丈夫结婚已经三年了 婚姻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我的心里依然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