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洛阳车务段新安县车站职工郭冬梅:用生命诠释“人民铁路为人民”( 三 )


郭冬梅每次出县城 , 都给左邻右舍带些菜回来 。 邻居夫妇要带小儿子到洛阳治病 , 发愁家中另外两个孩子没人照顾 。 冬梅听说后 , 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 , 给他们做饭、洗衣 , 帮助他们做功课 。 四个月后 , 邻居夫妇回到新安县 , 看到孩子们穿得干净整齐 , 衣服、物品该洗的都洗了 , 该晒的也都晒了 , 家照料得很好 。
在新安县火车站附近有位摆摊的大娘 , 腿脚不灵便 , 冬梅下午下班后 , 总是帮大娘拉车 。 有天下班 , 冬梅碰见路边甘蔗地里一个男孩正在捡甘蔗吃 , 她一问才知小男孩迷路了 , 便带他回家 , 把父母留给自己的一碗饺子给了小男孩 , 自己啃起了干馍 。
邻居张金凤瘫痪在床四年 , 她的丈夫在车站工作很忙 , 经常下班晚 , 冬梅就把做好的饭端去给她吃 。 挑水、买面、洗衣、打煤……什么家务活冬梅都帮 。
那时候流行用毛线织毛衣、毛帽子 , 冬梅在这方面心灵手巧 , 织得又快又好 。 但她自己很少穿戴 , 总是给别人送去 。
郭冬梅学习雷锋并不是一时兴起 , 而是十年如一日 , 不断践行着雷锋助人为乐的品德 。 她身上那种热心助人的美德格外珍贵 , 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她小小年纪的坚持 。
“在平凡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与很多同龄人一样 , 在就业问题上 , 郭冬梅也有过烦恼 , 有过迷茫期 。 但她有宽广胸襟 , 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 她对男友吐露自己的看法:“在就业问题上 , 不可能人人满意 。 况且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干 , 只要有志气 , 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 ”
在转为新安县火车站集体企业正式工前 , 冬梅干过临时工 , 当过小店营业员 , 做过仓库搬运工 , 她从来没有怨气 , 没有好高骛远的想法 , 干一行 , 爱一行 , 把自己手中的活做到最好 。
刚到小店当营业员时 , 郭冬梅对商品价格、货物摆放位置不熟 , 有时碰上刁钻的顾客奚落 , 她不生气、不气馁 , 反而把这样的经历当成动力 。 “顾客是我最好的老师 , 指责声更能促进我们学习和进步 。 ”为了熟悉业务 , 她把商品价格记在手上、胳膊上、纸条上 , 走路、吃饭时不停地背 。 受她影响 , 其他几个营业员也起早贪黑 , 利用一切时间 , 想方设法地背诵商品价格 , 熟悉货物顺序、摆放位置 , 互相提问 , 模拟买东西取东西的场景 。 短短时间 , 她便对顾客应对自如 , 不管人再多、环境再嘈杂 , 都能边取商品、边回答询问 , 答得清、拿得准、算得对 。
郭冬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 她认为顾客满意是服务工作最基本要求 。 车站附近居民经常让自己的孩子端着盆子去小店打酱油 , 冬梅担心小孩弄洒 , 总是亲自把酱油送到顾客家里 。 遇到盲人买东西 , 她总是耐心询问 , 并把顾客送到门外 。
郭冬梅就是这样 , 心里总想着别人 , 装着国家、集体 , 从不考虑自己 , 从不在意自己的辛苦 。 工作中她抢着干 , 把方便留给别人 。 中午轮流吃饭 , 她总是让别人先吃 , 逢年过节 , 她总是留下值班 。 一个雨夜 , 雨声把她从睡梦中唤醒 , 她揉了揉眼 , 坐起身 , 突然穿起衣服 , 往小店里跑 。 原来白天她注意到小店房顶有漏洞 , 害怕雨水淋坏货品 , 前去补救 。
后来 , 郭冬梅调到储运栈仓库 , 领导准备让她看仓库 , 她拒绝了这个岗位 , 说:“我能干重体力活 , 还是和大家一起干装卸吧 。 ”她其实是个身体瘦弱的女孩 , 可从不示弱 , 干活比着男同志卖力 , 搬货物要捡大的、重的 , 同事们看在眼里 , 经常帮她 。 不过有时货物少 , 她就不吭声 , 一个人搬完 。 看到班组的工作车缺少一把锁 , 她就把自己自行车上的锁贡献出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