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闻香识女人》后 , 我就一直在琢磨 , 这部电影在揭示什么样的人性真相 , 能达到9.5的评分 , 那么它一定是值得好好咀嚼的 。
看完第一遍 , 我并没有什么感觉 , 查看一小时的影评并且二次观影后 , 我才意识到原来它背后也是一个大天道 , 豆瓣上有非常多的评价 , 但是大多数的评价 , 基本上都是“粗糙”的 , 这是世态 , 因为它背后的人性是:“人心是浮躁的” , 这种浮躁庸俗的状态 , 跟这部电影揭示的主题对应 。
我暂且把两位主人称为:“盲中校和查理” 。
中校原本不盲 , 但是他的本性使得他做出致命自己变盲的现实 。
正如他在自杀前的独白:“我一生所有的追求 , 所有的奋斗 , 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重要” , 因此 , 盲中校决定用“荣华富贵”来结束自己的人生 。
因此 , 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天 , 决定倾其所有去享受想象中的人间至乐 , 住顶级酒店 , 到顶级餐厅享受美味佳肴 , 坐豪车 , 开法拉利 , 与“极品”女人共度一晚 , 到其哥哥一家炫耀一番 , 完成这些“上流社会生活”的心愿后 , 觉得就可以“安心”地上路了 。
他以为他这辈子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 , 因为他这辈子就是在为这些东西而不断奋斗的 , 他不但没有得到 , 反而落得双目失明 , 这是他彻底迷失绝望的原因 。
我看第一遍时没感觉 , 我认为背后是一个可怕的心态 , 盲中校人生最后2天所追求的这些东西 , 我的内心并不觉得它有很大问题 , 不觉得它是“异常的” , 甚至有一股人之常情的情感 。
因为这正是我们现在现实社会主流文化所提倡与追求的 , 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在为这些东西而努力 。
因此 , 这些奢华的生活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 , 我的内心竟然是某种向往 , 而不是厌恶感 。
盲中校所追求的这些东西 , 正是我们现在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 我们今天大部分人毕生所追求的 , 不正是让自己也过上这样的“享受般的”生活吗?
大家不都在期待这样的生活吗?
反过来 , 有人会这样质疑:“不追求这种生活 , 难道我们要追求后退 , 等着被淘汰?” 。
这是一种可怕的人生观 , 盲中校用一生的代价呈现这种可怕 。
老子讲究无为 , 结果很多人就理解为:“我什么都不做 , 不去积极追求” 。
这里的关键点是:“人是否积极生活 , 是否积极追求 , 不一定就是要享受荣华富贵 , 不一定就是为了物欲与享乐” 。
它的道理就在大脑 , 大脑确实一直在追求快感 , 但是它的快感除了来自底层的物欲与人欲 , 它还可以来自更高级的纯粹的追求梦想 , 为社会呈现价值 , 只是这层面的快感是隐藏在背后的 , 难以发掘的 。
也就是这里的关键点是 , 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奋斗 , 去追求梦想 ,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
盲中校与查理 , 刚好就呈现出这种对比 。
盲中校建议查理接受校长的offer【推荐去哈佛的机会】 , 揭发捣乱者 。
查理说:“我不能这么做”;
盲中校:“为什么不能?”;
查理:“有些事情 , 就是不能做【违背我心中的原则 , 违背我的信念】”;
盲中校:“你【这条路】会很难走”;
这实际上是一条背叛灵魂之路 , 这是一种让良心不安的选择:
假如我通过物欲交易上了名校 , 我会带着耻辱与不安感去上学【大脑此时是痛苦的 , 不安的】;
假如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名校 , 我会带着荣誉与价值感去上学【此时大脑是安心的 , 快乐的】;
因此 , 当小人实际上代价是很大的 , 表面上他得到了利益 , 实际上得到了折磨一生的良心不安 , 任何人都会有这种不安 , 特别可怕的是 , 它是一辈子的 , 你或许可以当下找借口把不安感压制下去 , 但是某一天良心发现时 , 它会一直煎熬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幸福到万家》哄抬猪价?如何看待宁可辞职也坚持不离婚的何幸福
- 幸福到万家|《幸福到万家》娶到何幸福,“虚荣心”都可以当饭吃了?
- 《论语·为政》里写道:“三十而立 人到中年,逐渐明白转弯的重要性
- 张怡微|新书|张怡微《四合如意》:描摹社交媒体一代的世情书
- |《星汉灿烂》萧母不同意少商嫁给楼垚的三个原因,换成是凌不疑也不行
- 何幸福|《幸福到万家》何幸福用家暴的方式,改写了她和王庆来的结局
- 何幸福|《幸福到万家》结局:何幸福没有离婚!万传家得到应有的报应
- |《幸福到万家》六大帅哥,庆来第一,关涛温暖,张律师一眼万年
- 01《晋书·愍帝纪论》里写道:“性深阻若城府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就像幽兰在山谷,不怕没有人来欣赏
- 魏徽在《十渐不克终疏》曾写道:“祸福无门 女人在婚姻里是否有福,皆看自己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