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9月底 , 情况急转直下 。 “说转一瞬间就转了 。 ”龚庆几乎没感觉到这其中有什么过渡期 。
这种败退在数据上体现得更为直观 , 据大韩化妆品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 2013年到2016年 , 韩妆对华出口增长率高达66% , 但是2017年数据开始下滑 , 到2018年降至20% , 2019年再度下滑至14% 。
随后的疫情更是让韩妆在中国的处境雪上加霜 。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 , 在不断下滑的背景下 , 2021年韩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只剩3.6% 。
韩妆巨头也受到了波及 。 据爱茉莉太平洋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 , 其韩国本土收入增长9.7% , 北美地区增长29% , 欧洲地区增长16% , 但亚洲地区仅增长2% 。 其中 , 2021年第四季度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的销售甚至下滑了10% 。
这样的走势延续到了今年 , 爱茉莉太平洋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出现了双降 , 营收为12628亿韩元 , 同比下滑9%;营业利润为1712亿韩元 , 同比下跌13.4% 。 其中 , 海外市场营收为4199亿韩元 , 同比减少6.1% , 中国市场下滑幅度最高为10% 。
基因不同 , 没落是必然
回顾韩妆的起势 , 韩流、韩剧绝对是最强的助推剂 。
在一堆韩剧热播的背景下 , 韩妆也被带火了 , IOPE水润唇膏、兰芝气垫BB等 , 都是通过韩剧被中国消费者熟知 。
韩国关税厅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14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达19.2亿美元 , 同比增50.4% , 让当年韩国化妆品贸易首次实现顺差 。 被韩流席卷的中国更是成为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 2014年韩国对中国的化妆品出口额同比大增89%至6亿美元 , 几乎占了韩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
这一成绩的取得 , 离不开韩妆企业的努力 , 他们最擅长的是对产品卖点进行提炼和包装 , 首创了BB霜、气垫等美妆新品类 , 蜗牛原液的概念也是韩国企业先提出的 。
“这是他们的优点 , 同时也是缺点 。 ”美妆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张恒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 韩企在推产品的时候更多是落在品类上而不是品牌上 。
据张恒观察 , 韩妆的生命周期很短 , “一个潮流产品在线上渠道的周期是半年 , 在线下渠道差不多也就是一年左右 。 ”靠销售思维推动产品 , 产品更迭又过快 , 在这样的逻辑下 ,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很模糊 , 品牌在中国市场很难沉淀下来 , 其生命力自然短 。
在行业资深人士米莱看来 , 韩国的护肤品理念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 韩妆在2014-2016年间 , 是以草本植物为核心卖点 , 像悦诗风吟宣传的是济州岛熔岩海水和绿茶的故事 , Whoo打造的是中药调理的定位 , 这在过去 , 消费者是买账的 。
“但在2017年、2018年之后 , 中国市场开始向成分党转变 , 在成分方面韩妆并没有优势 。 ”米莱说道 。
张恒认为 , 这其实源于中国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觉醒 , 不再是品牌卖什么就买什么 , 而是消费需求反向作用于企业 , 推动企业谋变 , 韩企此方面的意识是滞后的 。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相反的是 , 嗅觉敏锐的国产品牌 , 却站在了“成分党”制造的风口上 。 针对敏感肌的薇诺娜品牌所属公司贝泰妮 , 2017年营收和净利润不过才7.98亿元和1.54亿元 , 可到了2021年 , 这两项数据变成了40.22亿元和8.63亿元 , 均增长数倍 。
属于敏感肌的雯雯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先看的是评价 , 其次是成分要简单;吕一萌也会注意护肤品的成分和功效 , 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品牌年轻人抛弃新式美妆集合店
- 姜知英 李湘胖到136斤,体检亮红灯:纵欲过度,正在毁掉年轻人的身体!
- 需求克劳锐:2022年轻人生活消费观察系列研究(美妆防晒篇)
- 李湘 李湘胖到136斤,体检亮红灯:纵欲过度,正在毁掉年轻人的身体!
- 企业代替亚萨合莱的国内快速卷帘门品牌厂家
- 企业解决企业难题 柠檬豆专家持续在线答疑(EMC设计与整改)
- 企业广州化妆品OEM:大品牌在国内代加工!国外大牌也做代工!
- 企业破解老的困局,老字号永葆青春的秘诀在哪里?
- 玛吉当代年轻人花钱图鉴 热玛吉五代多少钱
- 企业植物化妆品中的植物精华提取-植物提取生产线-舜甫集团EPC总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