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在吗?”


|“爸,在吗?”
本文图片
父亲这个角色 , 除了惯有的坚韧和深沉 , 还有许多面:有趣的、细腻的、宠溺的、脆弱的、粗线条的、孩子气的……在成长过程中 , 他最常向你展露的是何种模样?
《父亲的N种模样》
编绘/林帝浣
来自/公众号“小林”(inkcn020)
“深谙套路”的他
“让人安心”的他
“和我没差”的他
“萌混过关”的他
“充满代沟“的他
“迷迷糊糊”的他
“啰哩啰嗦”的他
“让人无语”的他
“气急败坏”的他
“像个孩子”的他
“看穿一切”的他
“一秒温柔”的他
“盖世英雄”的他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他
“话里有话”的他
“欲言又止”的他
“佯装坚强”的他
“送你离开”的他
“等你回家”的他
“对于许多人来说 , 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 。 ”作家苏童的这句话也许是关于父爱最凝练的表达之一 , 道出了“中国式父亲”的某种含蓄特质 。
可是 , 这种“沉静”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误解”和“疏离” , 很多父亲也许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跟我不亲了”“我突然发现我对他的世界一无所知”……
事实是 , 孩子一直在成长 , 不声不响 , 不落痕迹 。 作为长者的父亲 , 也必须应和这种变化 , 去调整 , 去经营 , 去创造新的相处方式 。
父子当如是
作者/冯骥才
朗读:董华 配乐:钢琴曲- 父亲写的散文诗
儿子考上大学时 , 闲话中提到费用 。 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 , 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的学费 。 ”
我和妻子都吃一惊 。 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 , 没想到这种事 。 我问他:“你哪来的钱?”
“平时的零花钱 , 还有以前过年时的压岁钱 , 攒的 。 ”
“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呢?”我犹然不解 。
他不语 。 事后妻子告诉我 , 他说:“我要像爸爸那样 , 一切都靠自己 。 ”
|“爸,在吗?”
本文图片
于是 , 我对他肃然起敬 , 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 。 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地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 。 人长大 , 不是身体的放大 , 而是一种成熟 , 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 。
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地渐渐成长 , 忽然一天这样地叫我惊讶 , 叫我陌生 , 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 , 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容光 , 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 , 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
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 , 朋友们全都笑了 , 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里 , 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
对于天下的男人们 , 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 , 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 。
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 , 一半来自传统 。
|“爸,在吗?”
本文图片
一九七六年大地震那夜 , 我睡地铺 。 “地动山摇”的那一瞬 , 我本能地一跃而起 , 扑向儿子的小床 , 把他紧紧拥在怀里 , 任凭双腿被乱砖乱瓦砸伤 。 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地捍卫了儿子 , 那份得意 , 那份神气 , 那份英雄感 , 其实是一种自享 。 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 。 父亲 , 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 。 天职就是天性 。
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 , 便是长者的尊严 , 教导者的身份 , 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 , 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