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养生知识|认识一下活血祛瘀的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有5点要注意


深度养生知识|认识一下活血祛瘀的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有5点要注意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认识一下活血祛瘀的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有5点要注意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认识一下活血祛瘀的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有5点要注意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认识一下活血祛瘀的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有5点要注意

走近中药 , 认识一下赤芍 , 和白芍的区别在哪里?
赤芍也是一味相当常用的中药 , 它传统的完整名字叫作“赤芍药” 。 由此可见 , 赤芍其实也是芍药的一种 , 和白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赤芍入药的记载 ,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 冰杯列为中品 , 现在我们见到的赤芍 , 至少有赤芍(多伦赤芍)、铁杆赤芍、川赤芍三种 。

从植物来源分析 , 赤芍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是芍药以及同属的草芍药、川赤芍、毛叶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等植物的干燥根茎 , 北方多见 , 尤其以内蒙古锡盟地区多伦产出者为佳 。
此外 , 还有一种四川赤芍 , 称为川赤芍药 , 产于四川阿坝、甘孜、凉山和云南、贵州等地 , 功用上略逊于多伦赤芍 。
从外观上看 , 赤芍为圆柱稍弯曲的长条形 , 长在10到40厘米左右 , 直径在0.6到2厘米 。 表皮暗棕色 , 粗糙 , 有纵顺皱纹和微凸起的横向皮孔 , 皮松薄而易剥落 , 俗称“糟皮” 。

赤芍质地较轻松 , 易折断 , 断面略显粉性 , 粉白色或淡棕色 , 俗称“粉碴” , 气微香而味微苦涩 , 略酸 。 入药者以支条粗长、质较轻松、糟皮粉碴者为佳 。
此外 , 还有铁杆芍药、川赤芍等多种小类 , 基本大同小异 , 效用也相近 。
现代科学发现 , 赤芍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鞣质、芍药甙等物质 , 这些物质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菌、抗病毒、扩张冠脉等作用 。
传统本草家认为 , 赤芍性味酸苦而微寒 , 且认为它专入肝经 , 能清泄肝火、散瘀活血而止痛 。 常用于月经不调 , 瘀滞腹痛 , 经闭徵瘕 , 痈肿疮毒 , 关节肿痛 , 胸胁疼痛诸证 。

用一句话来总结赤芍的运用 , 那就是凡因瘀血而引起的疼痛或烦热 , 都可用到它 。
归纳起来 , 根据瘀血疼痛的原因和部位不同 , 又有如下这些特点:
1、血热瘀滞引起的小腹或腰背疼痛、坠痛 。 如女性的闭经、腹痛 , 常与桃仁、红花、归尾等配伍;而男子下焦实证 , 常与蒲公英、败酱草等配伍 。
2、跌打瘀肿、疼痛 , 赤芍常与乳香、没药、桃仁、归尾等配伍 , 更好地活血散淤 。

3、瘀血头痛:赤芍常需要和川芎、白芷、当归、羌活等配 , 才能更好地散头面之淤 。
4、胸痹胸痛:对于心脉痹阻引起的心胸刺痛 , 常与川芎、红花、降香等配伍 , 这类问题基本属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冠心病之类 。
介绍一下赤芍和白芍的区别:

  • 赤芍长于活血散瘀 , 而白芍偏于镇静止痛 , 兼可补血 。 所以补血养阴 , 宜用白芍 , 凉血逐瘀宜用赤芍药 。
  • 对于女性肝郁气痛、烦躁、或跌打肿痛的肿痛 , 芍药、白芍一般又同用 。
  • 而一般发热头痛之证 , 需要辅之以清热活血时 , 赤芍白芍可任选其一 。
赤芍与白芍的植物属性一样 , 都是毛茛科属植物的干燥根 。 在古代其实是赤白不分的 。 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把赤芍和白芍完全分开 , 但区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