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之友|肌酐值不同,预防尿毒症重点有哪些不同?肾内医生支几招


肾病之友|肌酐值不同,预防尿毒症重点有哪些不同?肾内医生支几招
文章图片
肾病之友|肌酐值不同,预防尿毒症重点有哪些不同?肾内医生支几招

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 , 发现有部分肾友对自己的病情并不是很了解 。 如一些患者刚刚查出慢性肾炎 , 肌酐也没有升高 , 轻微尿蛋白、尿潜血 , 无浮肿 , 但关心的问题却是会不会尿毒症?可能身边有这样的一些肾友 , 导致自己也过于恐惧 。
肾炎早期控制的及时大部分可以完全好转 , 达到临床治愈 , 少部分人可能控制不好 , 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肌酐升高等情况 。
即使肌酐升高后 , 具体的也分为不同的阶段 , 肌酐130和已经升高到400的患者预后差距是比较大的 。 因此肌酐升高 , 不同阶段的患者防范尿毒症也会有差异 , 这点需要注意 。
肌酐水平不同 , 到底治疗重点有哪些不同?今天来给大家划划重点 。
尤其是用药方案方面 ,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肾病更会有所差异:

  • 处于肾病1-2期的患者 , 肌酐低于170 , 肾功能代偿期 。
肾病综合征类肾病通常伴有大量尿蛋白的病理类型包括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肾炎、肾脏淀粉样病变等等 。 治疗的重点在于加强肾脏炎症抑制 , 降低尿蛋水平 , 激素免疫抑制剂是首要选择方法 , 可以先把尿蛋白降下来 , 病情稳定后 , 要预防复发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加以调理 。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的情况 , 配合利尿、抗凝治疗 。
很多病友其实并不是尿蛋白降不下来 , 而是过不了复发这一关 , 因此必须重视后期对肾脏的调理及免疫力的提升 。
肾炎类型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炎等早期大多表现为尿潜血或血尿 , 还有伴有少量尿蛋白 。 此时重点是控制尿红细胞的漏出 , 减轻血尿症状 , 一方面需要控制免疫严重 , 另一方面针对受损的肾脏组织细胞加以修复治理 , 才能根本上控制血尿 。 部分患者早期出现单纯血尿 , 就不加以重视 , 反而错过了最佳时机 。
  • 处于肾病3期的患者 , 肌酐在180-440之间 , 肾功能不全期 。
这个阶段肾功能进一步损伤 , 除了早期的尿蛋白、血尿、水肿的症状 。 也开始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包括血压升高、贫血等 , 对其他器官功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 此时需要全面系统的用药 , 包括提升免疫水平、增强抗凝水平、促进血液流通各方面都需要重视起来 , 以尽可能保护剩余肾功能的作用 。 建议是中西药结合控制更有利 。
当然这个阶段 , 肌酐范围跨度比较大 , 所以出于肾功能不全前中期和后中期的患者症状表现 , 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都有差异 , 因此用药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
  • 处于肾病4期以后的患者 , 肌酐超过450 , 进入肾衰竭阶段 。
进入肾衰竭后 , 重点是剩余肾功能的保护 ,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体内毒素的循环 , 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 , 来延缓肾衰竭 , 拉长到尿毒症的时间 。 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 。 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比肾功能损伤本身对身体的影响更大 ,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 比如严重贫血、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感染、心血管疾病等等问题 。 这个阶段有些患者担心透析 , 其实透析不一定是坏事 , 但要看病情发展的程度 。 不是所有到尿毒症的患者都建议透析 , 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反而更好 。 当然肾移植也是一项选择 , 主要还是要看病情发展的情况及患者的自身意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