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如果你和他激烈地争论或恶言相向,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 三 )


“对不起”不可以随便说说
在某次竞选活动中,有一个地区的选民分为两派,双方的助选员为了替自己的拥护者争取到更多的选票,不惜使用一些卑劣的手段 。
在某天的竞选演说上,乙方的助选员突然发现一名前几天承诺要投他们一票的人,站在那里听甲方的演说,便气势汹汹地上前质问:“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诺言?”
那人回答说:“你看我是那种人吗?如果你认为我像,那就当我们不认识好了,我也不再替你们出力了 。”
这句不软不硬的话,使质问者顿时失去攻击的目标,再也无法兴师问罪,最后只有笑笑说:“我只是问问罢了,千万不要当真啊!”
这个被质问的人的回答可说是无懈可击,一来他没有承认,也根本没有道歉,二来他还反问对方是否不重视他这张票 。因此,关键在于“对不起”三个字;据我了解,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对不起”,常常事情还没搞清楚,只要有人指责你或觉得你有嫌疑,就先道歉,如此一来,就等于承认自己犯错,往后就算你要上诉,也会被人抓住把柄,一辈子无法翻身 。一般人碰上这类事情,通常会直接回答:“是又怎么样?”
事实上,这种回答对问话者而言是最无法忍受的,说不定对方会抓狂一拳挥过来 。当然,还有另一种简单的回答是:“没有啊!真的,请相信我,我不是那种没有诚信的人 。你千万不要误会,不要听别人瞎说 。”
这种睁眼说瞎话的辩解,就好像被人捉奸在床,明明你和情妇赤裸裸躺在一起,还要硬说是天气热脱衣服纯聊天,同样地无济于事,对方反而会觉得你把他当白痴 。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自己一开始没有坚定反驳对方的质疑,就会处于下风,还能期望有什么好结果呢?”
其实不然,因为你在表面承认或赞同对方的说法时,是用一种反讽和质问的语气来回答对方,对方根本不知道你的真实意图,看起来好像附和,实质上却是质疑和否认对方的指控 。
有一对年轻男女在交往了几年后,男的觉得女的太啰嗦太计较小事,且管他管得太紧,便主动提议要分手 。
女的听了,又哭又闹指控男的欺骗她的感情;这事愈闹愈大,闹到双方家长亲友出面介入,女的不想分手,仍强烈指控男的始乱终弃,但男的从头到尾没说一句道歉,只说他发现两人个性不合,纯粹就是这样,没有欺骗和拋弃 。
然而,女的一直哭闹,双方家长也被搞得一头雾水;这时,女的想到一招“以退为进”,突然温柔地说:
“我知道你还是爱我的,就看在你以前对我这么好的份上,只要你承认是欺骗我的,跟我说声道歉,我不会和你计较,也不会再纠缠你,我会成全你的想法……”
这话一出,男方家长认为这是女的要给自己儿子一个台阶下,就劝儿子过去认错道歉 。这时,男的还算脑筋清楚,死也不肯道歉,直说他没有错为什么要道歉 。
后来,双方僵了一天,女的也累了,双方家长各自带孩子回家休息 。
过了一阵子,由于男的一直不承认有错,女方也没有办法,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
事实上,男孩子的“对不起”这三个字,是这场闹剧和谈判的成败关键;如果男的为了息事宁人脱口说出道歉,女的一定死咬这句证词,来证明男的确实是有欺骗在先,恶意抛弃在后,如此一来,不管女的是否遵守诺言不再追究,大家在维护道德公义的立场上,都一定会臭骂男的一顿,然后再逼男的回到女的身边,日后更要对她好,这么一来,男的就永远逃不出女的手掌心了 。
在法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但最不敢乱说的字眼也是“对不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