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营业员们,本身没什么文化,为何却那样傲慢( 二 )


其实 , 这个人是因为多次被缺斤少两 , 逼到万不得已 , 他才这样做的 。 但就算是这样做了 , 最终也没有什么用 。 可见 , 那时候的营业员 , 有多么蛮横傲慢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营业员们,本身没什么文化,为何却那样傲慢
文章图片
三、旱涝保收的分配格局 , 干多干少一个样 。
那时候的营业员 , 不是卖多少就能得多少 , 不是干得越多获得越多 , 他的工资与劳动是不挂钩的 。 这样一来 , 就使得这些营业员们 , 没有任何工作的积极性 , 反正干多干少都一样 , 为什么要多干呢 。
不但不会多干 , 而且还会少干 。 毕竟他们是领工资吃饭的 , 是商品粮户口 , 他们是有地位有派头的 , 所以他们必须要彰显他们的地位 , 彰显他们的派头 。 只有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 , 把架子摆得十足 , 他们的派头才会彰显出来 。
就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粮站营业员 , 他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在那儿等他?就是要摆那个架子!
真正改变营业员的这种态度 , 是在改革开放 , 逐渐打破铁饭碗 , 把分配和劳动输出紧密结合起来以后 。 从那时候起 , 那些营业员才厉害不起来了 。
比如之前的那个营业员 , 后来粮站垮了 , 需要他自己谋生了 。 后来我看他整天摆着一个小地摊 , 在那儿奔忙 。 他也没像之前那么胖 , 腰也没有之前挺得那样直 , 而且跑来跑去 , 非常勤快 , 之前的慵懒 , 就这样消失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