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止中医|新冠肺炎“特效药”,这个方子曾救了数亿中国人!( 二 )
麻杏石甘汤为治疗肺热咳喘的首选方剂 , 在非典、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 , 其加减方普遍应用于痰热阻肺证 , 且疗效稳定 。 临床研究表明 , 麻杏石甘汤可抑制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 , 还可直接杀伤病毒 , 干预病毒吸附 , 调节机体免疫 , 保护宿主细胞等 , 实现多渠道、多靶点抗病毒的效果 。
麻杏石甘汤适用外寒内热证型 , 即风寒外束 , 肺失宣散 , 湿热内蕴 , 积而化火 , 俗称“寒包火” 。 这类患者体温不一定很高 , 但
新冠患者体温不高但肺已受损的病理表现 , 与“身无大热”“热壅于肺”的麻杏石甘汤证相吻合 。 因此 , 国家各级卫健委发布的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 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减方总是被重点推荐 。 服用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的清肺排毒汤一天后 , 便有46.7%的患者不再咳嗽 , 同时乏力、纳差、咽痛等症状也明显缓解 。 实践证明 , 该方治疗新冠之肺热咳喘 , 诚属对症下药 。
麻杏石甘汤从古至今保护着中华子女历代医家治疗瘟疫常选用麻杏石甘汤 , 近贤蒲辅周、胡希恕诸老亦喜用之 。 国医大师邓铁涛(1916~2019)抗击非典时 , 灵活运用麻杏石甘汤 , 使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到四个零 , 即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的辉煌战绩 , 而且使患者平均退烧时间仅为三天 , 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从2020年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 , 共运行26天 , 收治患者564名 , 充分使用含有麻杏石甘汤的中药 , 乃至针灸、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方法 , 取得轻症患者零转重、痊愈患者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三个零”佳绩 。 90%的方舱医院都使用了中药 , 一般转重率2%~5% , 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10%~20%转重率 。 这充分说明中医在防治突发性、流行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 , 不但能养生治未病 , 还可迅速控制传染病 , 巩固治疗效果 。
除应对疫情以外 , 麻杏石甘汤还能应用于平时的外感疾病 。 在众多平喘止咳的中成药里 , 都能发现麻杏石甘汤的身影 , 如麻芩消咳颗粒、三拗片、止咳平喘糖浆、咳喘宁口服液、清肺消炎丸等 。 儿科常用的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咳喘灵口服液(泡腾片)、麻甘颗粒、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 , 皆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化裁而成 。 中成药虽不如汤剂见效快 , 但省去了配药煎煮等麻烦 , 日常使用更为方便 , 充分体现了中医施治简、便、验、廉的特点 。 为此 , 上述“三方”从汤剂到成药的成果转化正在加紧推进中 。
【三止中医|新冠肺炎“特效药”,这个方子曾救了数亿中国人!】《伤寒论》中 , 麻杏石甘汤治疗“汗出而喘 , 无大热”诸证 , 条文极简 , 但其意义在于“示之以法度” , 让人举一反三 。 经历代医家发展 , 该方用途越来越多 , 使之流传千古而日新 。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用处甚广 , 凡“新受外感作喘嗽 , 及头疼、齿疼、两腮肿疼 , 其病因由于外感风热者 , 皆可用之 , 惟方中药品之分量 , 宜因证而变通耳” 。 它是针对痰热壅肺、表气不宣的核心病机 , 从本源上激发身体的自愈功能 , 故有异病同治的良效 。
研究表明 , 麻杏石甘汤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 只要痰、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 , 即为其适用证 , 对细菌性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急慢性气管炎、肺炎、肺痨、哮喘、麻疹、鼻窦炎、咽喉炎等“肺热”病证均十分有效 , 甚至还能防治畜禽等动物的疫病 。 这也意味着 , 麻杏石甘汤自问世后 , 一直以不同形式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 可以说 , 它就像一位深藏不露、坦荡无私的“守护神” , 暗中庇佑着世代华夏子孙的生命健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病毒 “得了新冠后,我的性器官缩短了3.8厘米”
- 中产流调!26岁女孩“确诊”新冠:这才是“普通人”羡慕的生活
- 脾胃 要想痘痘好,脾胃保护很重要!中医护肤
- |“道上的兄弟”寄来敲诈信:不给50万,餐馆会出现新冠发热者
- 气血脸黄、长褐斑?拒做“黄脸婆”从中医古方开始,补气补血健脾胃
- 世界上没有确诊新冠的国家仅剩4个!2个彪悍,2个神秘
- 安宁快报 关于恢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公告
- 中医药 到2025年,枣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9.5岁
- 英国 英国首相带头行动,最新研究成果出炉:减肥能够抗击新冠
-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 深圳报告两例新冠疫情险情,新娘穿红色礼服做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