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遵生养命|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安全有效的保证
呼吸吐纳系生机
中医理论认为 , “天地合气 , 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 , 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生化之道 , 以气为本 , 天地万物莫不由之”(《类经?摄生类》);“夫人在气中 , 气在人中 , 自天地万物 , 无赖气以生者也”(晋?葛洪《抱朴子》) 。 由此可见 , “气”是人类及天地万物生命之本 , 是生命的存在方式 。 气和则人安 , 气乱则人疾 , 气散则人亡 。 呼吸停止 , 就意谓着生命的终结 。
中医还认为 , 人的内气亦称真气 , 是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构成的 。 元气是先天之气 , 即肾气;营气是消化水谷之精气而生成的 , 行于血脉 , 通于五脏的营养物质之气;卫气是由水谷之捍气生成 , 散于脉外 , 行于肌肤 , 抵抗病邪的防卫之气;宗气是由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 贯于心肺 , 推动营、卫二气流动之气 。 也就是说 , 由呼吸形成的宗气 , 是维系生命之真气的根本推动力 。 这就是呼吸吐纳可以导引气血 , 健身养生的医理所在 。
呼吸吐纳保平安
一说学健身气功 , 有些人就会问 , “练健身气功安全吗?有气感吗?”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 是因为过去练气功的人中有的出了偏差 , 不但没受益 , 反而身受其害 , 以至于“谈气(功)色变” 。
所谓气感 , 是指练功者对自身体内气血运动或聚集的感知 。 这种感知只有在气功习练到一定境界、体内气足血旺、经络顺畅、精神高度集中时才会感知 。 忽视认真刻苦的习练 , 投机取巧走捷径 , 单纯追求气感 , 不但无益 , 并且十分有害 。 过去有的人练气功出偏 , 主要就是意念为先 , 排斥了呼吸吐纳的主导地位 , 片面追求气感引起的 。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从2003年开始 , 先后编创推出的9套健身气功功法 , 吸收了我国传统气功功法的精髓 , 以中西医、体育和相关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 , 确立了呼吸吐纳在三调中的核心地位 , 不但科学有效 , 简单易学 , 类型多样 , 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练功出偏 , 确保了练功的安全 。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
呼吸方式的划分
呼吸吐纳健身气功的主要练习内容 , 因此必须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呼吸方式及其技术要领 。 健身气功的呼吸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 一是胸式呼吸即自然呼吸 , 二是腹式呼吸 。 腹式呼吸又可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 逆腹式呼吸还可以细分为松肛逆腹式呼吸和提肛逆腹式呼吸 。
健身气功采用的自然呼吸与人本能的自然呼吸基本相同 , 都是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幅度较小的、频率稍快的胸部起伏 , 腹部平稳的呼吸方式 。 两者的区别是 , 健身气功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对较慢 , 呼吸过程中要随着形体动作的变化 , 在吸气、呼气之间还有屏气和停顿的过渡动作 , 这是在完全本能状态下自然呼吸所没有的 。
腹式呼吸时腹部随之起伏 , 胸部同时也扩张和收缩 。 其中 , 吸气时腹部隆起 , 呼气时腹部内收的是顺腹式呼吸;反之 , 吸气时腹部内收 , 呼气时腹部隆起的是逆腹式呼吸 。 逆腹式呼吸时 , 吸气的同时 , 肛门及会阴部肌肉放松的是松肛逆腹式呼吸;吸气的同时 , 肛门及会阴部肌肉向上收提的是提肛逆腹式呼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