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顿,青春时代的《圣经》

01
我十七岁的时候 , 在图书馆里翻到了一本薄薄的小书 。 它一下子让我着了迷 , 我反反复复读过好多遍 , 它成了我青春时代的《圣经》 。
这本书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
霍尔顿,青春时代的《圣经》
文章图片
霍尔顿,青春时代的《圣经》】当时觉得这本书真是太牛了 ,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书?!
书中的主人公叫霍尔顿 。 他给我的感觉就像身边的一个熟人、一个朋友 。 我觉得自己非常了解他 。 不止是了解 , 简直是感同身 。
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 , 这本书对我的魅力就渐渐消失了 。 这也不奇怪 , 人的文学品味是会变的 。 就像我以前还觉得三毛写得挺好呢 。 脑子里一直以为她是跟张爱玲边儿上边儿下的大作家 。 后来买了一本《走遍万水千山》 , 几乎把我读崩溃了:我勒个去 , 这就是我小时候心目中的文学英雄?
不过塞林格和三毛还真不是一回事 。
霍尔顿,青春时代的《圣经》
文章图片
昨天我重读了一遍《麦田里的守望者》 , 我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文学上 , 这本书的文学水平没有任何问题 。 问题出在年龄上 。
中年的我 , 再也不会站在他的角度看待世界了 。
我曾经以为他是一个时代的叛逆者 。 而现在我静静地打量他 , 只觉得他是一个被时代宠溺的孩子 。 他的叛逆其实更像是一种撒娇 。
02
霍尔顿鄙视金钱和物质 , 在他看来 , 周围那些伪君子“干的就是读书 , 求学问 , 出人头地 , 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金钱 , 金钱 , 这帮人满脑子都是庸俗的金钱 。
而霍尔顿对钱毫无兴趣 。 心情不好的时候 , 他甚至把银币掠着水面扔进湖里 , 就像甩石头子一样 。
霍尔顿鄙视金钱 , 只是因为他从来没穷过 。
他生活在五十年代的美国 , 那正是美国高歌猛进、烈火烹油的年代 , 而霍尔顿的父母又是中上阶层 , 给了他一个极其优渥的物质环境 。 他对钱的蔑视 , 不是清高的象征 , 而只能证明他被过度宠溺了 。
营养不良的非洲孩子不会这么想 , 刚刚从二战废墟里走出来的欧洲孩子也不会这么想 , 只有霍尔顿这样的美国孩子才会把银币丢进湖水里 , 觉得这是对社会的叛逆 。 霍尔顿是享有特权的时代宠儿 , 而他对此却完全没有意识 。
在他看来 , 成人几乎都是一些庸俗的伪君子 。 即便自己的父母 , 在他眼里虽然没那么恶劣 , 但也不过是被资本社会驯化了的、不可救药的普通中年人 。
霍尔顿,青春时代的《圣经》
文章图片
霍尔顿愤世嫉俗 , 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垃圾堆里 。 但是他愤来愤去 , 也无非是反复指责这个世界的“虚伪” 。
只有成年人才会明白 , 如果你给世界找到的最大罪名也就是“虚伪” , 那说明这个世界是何等的珍贵 , 对你又是何等的友善 。
霍尔顿们会抱怨成年人不理解他们 , 可他们又何尝理解过那些成年人?他们不知道那些人要何等地殚精竭虑、苦心经营 , 才能让生活不至于分崩离析 。
世界可以比霍尔顿们想象的可怕得多 , 残酷得多 。 仅仅要维持这个世界正常运转 , 不至于陷入灾难 , 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
霍尔顿们从没这么想过 。
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
03
所以他们就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 这些东西不够好 。 既然不够好 , 那就等于坏 。 无数先人努力之物 , 无数他人艳羡之物 , 在霍尔顿看来无非是庸俗、虚伪、势利、空虚 , 一钱不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