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必然是部分取决于环境,部分取决于自身( 六 )
布莱克说:我见过的一张张脸孔 , 斑斑懦弱 , 点点愁怨 。 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 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然而人类如此不幸 , 以至于相互杀戮比持久地享受生活的阳光显得更为诱人 。
在这种情况下 , 再美好的制度也是难以实现的 。 假如机器化大生产是为了增进那些有最大需要的人们的利益的 , 那么防止永久的贫困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连富人们都是不幸的 , 使所有的人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诉诸棍棒的恐吓教育是不好的 , 但是如果施教者自己本就是这种热情的奴隶 , 他们就不可能施予其它形式的教育 。 然而 , 在此时此地 , 在我们这个普遍怀旧的社会里 , 一个人如何去获得自身的幸福?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 我得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类人身上 , 他们没有遭受过外来的任何巨大的痛苦 。 我假定他们有足够的收入 , 解决了温饱和起居问题;他们足够健康 , 有可能从事日常的各种活动 。
我不考虑那些巨大的灾变 , 如儿女尽亡、当众受辱等 。 这类事情确实值得讨论 , 而且确实重要;但它们属于与我想说的是不同的另一类事情 。 我的目的在于、为现代文明国家里大多数人遭受的日常不幸提供医治的处方 。 这类不幸使人不堪忍受 , 因为它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原因 , 它一旦到来 , 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 我相信 , 这种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 。 其结果导致了对那些可能获得的事物的天然热‘惰和追求欲望的丧失 , 而这些事物 , 乃是所有幸福——不管是人类的还是动物的——所最终依赖的东西 。 这些事物的获得是在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 我因而提出这样一些转变方法 , 只要我们有一般的好运气 , 便能通过这些转变获得幸福 。
很显然 , 不幸的心理上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 但是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点 。 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 , 他们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 , 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 , 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 , 给予足够多的、不恰当的重视 。 然而 , 在今天 , 另外一种现象发展得极为普遍 。 一个人也许感到自己彻底失败了 , 以至于不再寻求任何形式的满足 , 只求消遣放松、陶然忘情 。 他因而成了“快乐”的爱好者 。 也就是说 , 他减少自己的活力以便使生活变得更易忍受 。
例如 , 酗酒就是一种暂时的自杀;它带来的幸福仅仅是一种消极的、暂时的忘却不幸的幸福 。 自恋者和夸大狂相信幸福是可能的 , 虽然他们为了得到它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但是寻求精神麻醉的人 ,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 他都已失去了希望 , 只求默默无闻 。 在这种情况下 , 要说服他的首要之点就是告诉他:幸福是值得争取的 。 不幸的人 , 同失眠的人一样 , 总是对此表示自豪 。 也许他们的这种自豪与狐狸丢了尾巴时的感触是一样的 。 如果真是这样 , 医治的疗法便是向他们指出 , 怎样才能长出一条新的尾巴来 。
我相信 , 如果人们看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 , 就很少会有人再去存心选择不幸之路 。 我当然并不否认这种人的存在 , 但这类人肯定为数不多 , 难成气候 。
因此我假定读者诸君都宁愿幸福而不是愿望不幸 。 能否帮助他认识到这种愿望 , 我不敢肯定;但是无论如何 , 这种尝试总是不会有害处的 。
选自[英]罗素《幸福之路》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