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家说|香港一家四口住30㎡小家,鸡肋户型改成三室“变形房”,网友:牛( 二 )


客厅的活动门设计
你敢信?这样一间小小的客厅 , 竟隐藏下了一间次卧和一间临时卧室!平日里 , 沙发后面的柜门是关闭状态的 , 上面的玻璃条给空间内带来了更加宽敞的感觉 。
而打开后面的活动门 , 你会发现沙发背景墙后面多出了两个小空间 。
这间小次卧便是父母二人的卧室了 , 一张双人床几乎填满了整个空间 , 睡觉时衣服也要挂在墙上的挂衣钩上 。
而利用隔断间的冗余空间 , 还塞下了一个小小的床头柜 , 方便给手机充电 , 或者夜间阅读使用 , 当然 , 这样一个小房间如果有“幽闭恐惧症”的话 , 怕是住不了哇 。
沙发正后方的推拉门打开 , 是一组通顶衣柜的设计 , 平时用来收纳老两口和夫妻二人的衣服 , 当有朋友来要临时留宿时 , 还能将沙发推进去 , 当作一个临时的单人卧室 , 空间利用也是没谁了!
利用一体式衣柜的设计 , 这里还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桌 , 亦可当作梳妆台使用 。
焕然一新的开放式厨房
这间小蜗居在改造之前 , 不得不说真的是过于拥挤逼仄 , 尤其是客厅和厨房 , 看上去就有种压抑的感觉 。
所以这家人在改造之前就明确了一个观念 , 那就是要尽可能将室内变得明亮宽敞 , 尽可能采用开放式的格局 。
重新设计后的小家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 将厨房与原本卧室空间相接 , 做成开放式设计后 , 两个空间里的窗户都投射到客厅中 , 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 。
而厨电也尽量嵌入到橱柜中 , 搭配上转角的L形吊柜 , 放下一家四口的餐具和各种瓶瓶罐罐不成问题 , 在很多如此小的户型中 , 能看到这么大的开放式厨房 , 实属罕见 。
至于原本的餐厅 , 则同样被隐藏到了橱柜中 , 平日里不使用的时候 , 它就和橱柜融为一体 , 而一家人需要用餐时 , 则可以将其随手抽出 。
由于完全融入橱柜中 , 所以充分节约了室内空间 , 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 但同时也能随时“变”出一个四人位的就餐区 。
吃饭的时候 , 可以将它随时拉到客厅 , 或者干脆放在厨房边上 , 使用起来超级灵活 。
扩大后的卫生间和浴室
记得房子原先户型图中 , 连接厕所、厨房、露台的走廊吗?在格局改变后 , 它已经被纳入了厕所的面积中 。
原本的小厕所 , 看上去狭窄又老旧 , 甚至洗手池都只好安在外面 , 马桶和浴缸挤在一个空间里 。
但室内格局改变后 , 厕所的可用空间大幅增加 , 一扇玻璃拉门也起到了分隔干湿区的作用 , 比以前的鸡肋卫浴空间实用太多!
与露台融合的主卧室
将家中客餐厅原本的冗余空间 , 与露天阳台相融合之后 , 就形成了这处全新的主卧区域 , 在这间卧室中 , 利用架高地台的方式 , 放下了一张双人床 , 和诸多收纳空间 , 而原来的阳台 , 也被改成了“书房” 。
充分利用地台的高度差 , 正好做出一个舒适的书写区域 , 有时候夫妻俩在家办公都很方便 , 面对自然光 , 让书写工作都放松了许多 。
床头这一面墙的柜子为了减少压抑感 , 并没有做成通顶的设计 , 且同样利用镜面来增加宽敞、开扬的感觉 。
最后 , 是卧室中的储物空间 , 从入门的衣柜 , 到地台下方隐藏的收纳空间 , 都满足了夫妻俩诸多杂物的收纳需求 , 总之 , 大量的收纳空间减轻了日常收纳的负担 。
总结&改造花费
总的来说 , 这个小蜗居从原本的鸡肋户型 , 变成现在这样拥有“伪三室”的家 , 我个人感觉改造非常成功!毕竟如此小的空间就实现了这么多的功能 , 而且看上去也充满合理性 , 的确难得 。 当然 , 改造费用也不便宜 , 总过35万港币 , 换算下来差不多是29万块 , 不知道大家猜对没?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