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讨好的人:利我是人的本能,讨好则是违背人的本能( 二 )


“我怎么能要求别人先满足我呢 ,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 这不是太自私了吗”
……
这些信念的核心 , 是低自我价值和对获得自我价值的错误认知 , 是“我没有价值 , 所以我要讨好你来让我具备价值” , 是“如果我先满足你们的需要 , 你们就可能会看到我的需要和价值” 。
写给讨好的人:利我是人的本能,讨好则是违背人的本能
文章图片
【4】
形成这样的核心信念 , 往往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
原生家庭的影响
讨好型人格内在有着一个高敏感的小孩 , 有的是先天性的敏感 , 有的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敏感 。
写给讨好的人:利我是人的本能,讨好则是违背人的本能】在早期依恋关系中 , 孩子表达自己的诉求 , 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 , 养育者的忽视、拒绝 , 让孩子很受挫 。 久而久之 , 会形成“我的需求无法靠别人满足 , 我只能自己满足”、“我的需求不重要 , 我不应该有这些需求” 。 所以 , 讨好型人格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应该的 , 提出自己的需要就面临着被拒绝的危险 。
像小凪 , 从小就不喜欢吃玉米 , 可妈妈看不到孩子的喜恶 , 忽视孩子的感受 , 甚至希望孩子满足妈妈的需要 , 要求小凪必须得吃 , 因为玉米是妈妈辛苦种的 , 不吃就是在否定妈妈的劳动 , 是一个坏孩子 。 若拒绝妈妈 , 妈妈就会难过 。
所以 , 小凪只能压抑自己的需求 , 先满足妈妈 , 说自己喜欢吃玉米 , 甚至到了她长大工作后 , 妈妈还是会不断给她寄玉米 , 她只能在电话中假装很喜欢、很高兴 , 从而让妈妈感到满意、不会难过 。
当这种关系模式 , 延续到成年人际中 , 小凪便从一个迎合父母 , 扮演父母想要的孩子 , 变成了迎合社会的要求、迎合身边的人 , 做大家眼中的“好人” 。
当别人一个又一个需要 , 当需要有了更多元化的标准 , 小凪好累 , 感到疲惫、窒息 , 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 。
写给讨好的人:利我是人的本能,讨好则是违背人的本能
文章图片
【5】
小凪最后通过种种尝试让自己不再去讨好别人 。
她从一件件小事去修正了自己内心那些原有的假设 。 当店员找错钱时 , 她想要去要回 ,
她觉得店员会对她翻白眼 , 会说她斤斤计较 。 可当她鼓起勇气去做时 , 不仅找回了钱 , 店员还送了一袋金针菇给她 。
现实发生的事情推翻了她内心原有的假设 , 现实告诉了她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不可怕 。
小凪开始接纳了自己 , 看到了自己的需求 , 敢于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 她给自己放的假期 , 收获满满 , 改变了自己讨好型的人格 , 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 也获得了相互扶持的好朋友 , 拒绝了前男友的复合请求 。
相信讨好型的你 , 终有一天也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 不再讨好别人 , 而是能讨好自己 , 好好爱一爱那个——一直很委屈、把别人需要放在前头的自己 。
写给讨好的人:利我是人的本能,讨好则是违背人的本能
文章图片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 , 转载时请标明出处 ,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 , 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