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
从7月20号开始,一场接连不断的雨就笼罩在全国人民的心头 。
先是河南,这个沉默了很多年的地方,刚刚因为用心的节目编排被大众看到,就因突如其来、千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陷入困境 。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暴雨中的郑州街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南京禄口机场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也冲上热搜 。
台风接连登陆浙江、上海,多地暴雨,损失无从计算 。
但好在,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 。
第一时间各地救援队奔赴郑州、新乡抢险救灾,消防、军队、医院迅速赶赴一线,各地志愿者也纷纷挺身而出支援灾区 。
一时间大家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捐赠物资紧随其后,抗洪心理援助热线也及时开通 。大家眼中快要倒闭的国货企业鸿星尔克、汇源,也倾囊相助 。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灾情中常见可爱又暖心的词条
各地有条不紊开展的救援工作,群众们洪水中守望相助伸出的手,作为河南人的小编,风雨没有打湿我的双眼,但我无数次因为疫情中、洪水时人们舍己为人的身影而热泪盈眶 。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缺对人类之间互帮互助的歌颂 。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平时工作和学习中竞争的同事、同学,为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大打出手,家暴强奸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也数不胜数,动物的本性便是为了生存和利益争个你死我活,生存至上 。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郑州暴雨中的晚高峰
但人性的光辉总在天灾人祸中闪现 。
从疫情肆虐时,到河南抗洪中,我们的泪点被无数次戳中 。
全国上下统一调配、及时抗险的“中国速度”,各岗各业坚守阵地,激流勇进的毅力,还有无时无刻闪着的,小人物的光辉,组成的是人性的堤坝,帮我们抵过一次次风雨侵袭 。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你的痛苦我知道
到底是什么成为人类互相支持乃至舍身为人的动力源泉呢?
这里要说到心理学中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
顾名思义,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希望但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 。
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
心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类,为什么会在灾难面前见了真情?
文章图片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成因,有以下四种主流理论:
本能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是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 。
人类基因中就留有为群体利益而放弃个人的本能,而为他人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