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美竹|”搅局者“都美竹,引发的蝴蝶效应!( 二 )


却不能接受她身而为人,本身就很复杂,存在想走捷径走不通,得不到就毁灭的可能,也存在为了出名而曝光对方的可能,但不影响她曝光的事情,确实部分被警方证实,且有利于整顿娱乐圈的事实 。
比如,以挑选MV女主角面试为由,约18岁的都某竹见面,结果是一个私人酒局 。
别说什么潜规则,以及都美竹答应见面,就是默认潜规则,在辩驳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凭什么这样的潜规则就该存在,为何不能出现搅局者?
都美竹本身的问题,往大了说也是道德层面,甚至不伤害她人的私德层面的问题,但吴亦凡坐实的那部分,即便往小了说,也已经存在犯法可能了 。
不完美的受害人,也是受害人,这是整个事件应该遵循的大前提 。
当这个前提,在众多网友心中达成共识后,就不会存在频繁的造神和毁神运动了 。
比如,体面人林生斌刚被推下台,最体面朱舅舅的叫法,以及想要嫁给朱舅舅的造神运动就开始甚嚣尘上了 。即便有人质疑一句,林生斌事件可能是朱舅舅们在做背后推手,就立刻被朱舅舅的支持者们批得体无完肤 。
但朱小贞的娘家人,倘若因为林生斌迅速再婚,而心生不满,这和林生斌自身人设坍塌之间也不冲突呀,我们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完美的林生斌,就需要造就一个完美的朱舅舅吧?
同样,将两个孩子扔下15楼的恶魔父亲刚被全网声讨,一个母亲的伟大复仇之类的陈腔滥调又相应出现了 。
人们似乎只能在一个失职的母亲,导致孩子被父亲害死,和一个伟大心痛并开始伟大复仇的母亲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却不能允许这个母亲,她就是普通的女性,却不幸承受了巨大的丧子之痛 。
一定程度上,那些谴责母亲年轻时认人不清,才会嫁给渣男,导致一个家庭的悲剧,和那些神话母亲的网友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拒绝让她做个人,做个普通人 。
再比如,我记得某段时间张继科,因为综艺表现不佳,被骂成渣男,这段时间因为奥运会的缘故,他又被自媒体吹捧成神,天啊,就不能让他单纯做个人,做个明明普通,因为有一技之能为国争光的男人嘛?
我们的互联网太喜欢造神和毁神了,好像一个人只能在英雄和人渣,圣母和荡妇两者之间二选一,而不是中间游走 。
就不能立体的去看一个人,而不是两极分化,要么好要么坏的去看待吗?
正如某位男性女权主义者所言的一样:我们不需要父权社会,我们不需要母系社会,我们只需要人类社会 。而使社会真正进步的,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一个成熟的人,仅此而已呀 。
02
而吴亦凡事件中,“搅局者”都美竹,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也是让我反复思考的一个事情 。
我忘记了在哪本书中读过一种说法:坏女孩不是恶棍,她们是父权文化中的越界力量,在接受规训和破坏规则之间,她们选择了破坏 。
都美竹是坏女孩吗?
18岁刚成年的年纪,不是在读书而是参加酒局,当然是她的个人自由,但也确实不符合社会公认的好女孩模板,但就是这样的女孩,成为了这种默认黑色链中的搅局者 。
可以说,在都美竹发出檄文,引爆整个互联网时,我并没有就这个事件发声,因为檄文中确实有些东西,听来是有问题的,比如引发全网群嘲的“牙签”,我很反感任何形式的生殖器羞辱,而无论男女都很清楚,这种说法有多么杀人诛心,也难怪乎吴亦凡被爆删帖时,居然先删关于“吴签”的调侃,而不是触犯法律的部分 。
但不认可都美竹此举的同时,搅局后的蝴蝶效应也难免让人深思 。
过去千百年来,男性凭借性生活中的私密性,也就是男人可以议论女人,甚至私下讨论女人是不是初次,身材和床上表现,女人却只能羞于启齿,这种权力的不对等,让男性成为两性生活的主导者,以及霸占话语权的一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