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孩子绝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 二 )


文章图片
喜悦|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孩子绝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
文章图片
家长拒绝谈论死亡 , 孩子盲目面对死亡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 , 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 , 但是一定不要想着一头粉色的大象 , 一定不要想到它哦 。
怎么样 , 当你读到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 , 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无比清晰地出现了一头怪异的粉象?
在中国 , 传统节日多数与死亡有关: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礼俗主题;
——端午节源于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落举行的图腾禁忌 , 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
在战国时期 , 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 , 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于是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
自古以来 , 我们都在围绕着死亡进行着一系列的仪式 , 但却并不被允许直面死亡这个话题 。此刻 , 粉象还存在你的脑海里吗?
喜悦|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孩子绝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
文章图片
欧文-亚隆在他的著作《直视骄阳》里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死亡的经典言论:
——我们无法直面死亡 , 就如同我们无法直视骄阳 。
——个人体验和临床工作告诉我 , 对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整个人生 。
——从6岁直至青春期 , 死亡恐惧都深埋在无意识深处 , 这个阶段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潜伏期 。
进入青春期 , 死亡焦虑大规模地爆发了;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 , 少数还会有自杀想法 。
有些必然存在的东西成为了禁忌 , 不能被提及 , 永远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 。
这股强大的能量会在我们家庭内部不断地碰撞、酝酿 , 最终找到最薄弱的环节——孩子 , 作为出口 。
喜悦|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孩子绝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
文章图片
《飞屋环游记》
比如生养孩子 , 并不是完成繁衍功能的一项任务 。
【喜悦|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孩子绝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孩子的不幸遭遇 , 作为家长 , 我们宁愿发生在自己身上 , 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苦 。
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来说 , 死亡是每个人必达的终点 , 而孩子肯定后于父母到达 , 当不断有孩子先于他的父母到达那里的时候 , 就要我们反思:我们和孩子之间 , 究竟怎么了?i
想想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故事 , 为了不压死骆驼 , 我们要怎么做?
首先 , 从骆驼着手 。
孩子之所以那么轻易地放弃生命 , 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不了解、不珍视 , 那么作为父母就要科学地解读生命 , 让孩子知道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迸发着强大的力量 。
——孩子的来源
孩子不来自于哪个垃圾桶 , 也不是充话费送的 , 而是爸爸和妈妈爱的结晶 , 是爸爸亿万个小精子共同追求美丽卵子的结果 , 只有最强壮的那颗精子 , 才能收获卵子的青睐 , 并最终发育成受精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