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寻找蕲州( 二 )




Fl.HAo22 。CoM说到蕲州的山水当然不止这些,历史上的蕲州其实是一个与文人骚客很结缘的地方 。李白与杜甫就曾在蕲州的南门外饮酒论诗,将好端端的一块平地坐出了一个不朽的印记,取名曰:白甫冲 。韩昌黎、白居易、刘禹锡、苏东坡或为蕲州之物(竹簟),或为蕲州之情(朋友来蕲州上任)而诗传千古 。春秋战国时期,据传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就曾夜宿蕲州的麒麟山上,并得麒麟吐玉一梦,然后便有了《吕氏春秋》 。这块“玉”现今仍存,在麒麟山东麓前面不远处的荷塘中 。而我特别喜欢陆游老先生的那一首诗 。陆游老先生在赴蜀途中停泊蕲州的挂口镇,夜游赤东湖之后,心情大好,赋诗一首:炎天倦长路,月夕泛平湖 。晃漾披银阙,清寒住玉壶 。钓丝萦藻荇,蓬艇入孤蒲 。自别蜻蜓浦,斯游十载无 。
Fl.HAo22 。CoM

大前年,当蕲州沦落得还来不及打扮的时候,有两个外地朋友来蕲州采风 。我带着他们先江后湖地转了一圈,然后将他们引领到麒麟山上俯瞰整个蕲州的时候,其中的一位禁不住激动地将两手举起,不停地摇动,说:如此山宠水幸的地方,焉能不人才辈出乎?


3


蕲州人才辈出得益于蕲州灵动的山水,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仅仅如此吗?翻开蕲州厚重的历史不难发现,蕲州之所以成为蕲州,蕲州之所以人才济济,首先应该得益于严谨好学的风气——很多人称之为“先前的风气” 。


先前的风气从哪里来的?在蕲州这块厚土上,先后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儒学大家,仅顾姓大儒就有顾问、顾阙和顾景星 。且顾问和顾阙是为同胞亲兄弟 。他们就是这在里开创严谨治学风气的先贤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标杆作用,千百年来,好学的风气一直在年轮的变换中传承 。翻开《蕲州誌》,从“文昌阁”到“浮玉亭”,从“魁星楼”到“状元桥”,我们便能发现,这里自古就是一片尊师重教的热土 。


走遍现在的鄂东,古存的书院可能只有两处 。一处在新洲,那里有一座“问津书院”,十几年前我曾经去过两次,那时同样破败得一塌糊涂 。前年有朋友告诉我:“问津书院”修得可好啦!这可以看出仍然有人在怀念先前的风气 。鄂东还有一处残存的古书院,叫“金陵书院” 。金陵书院就在我们的蕲州,位于麒麟山西麓,原为“金陵会馆”,由在蕲州经商的南京人于明末清初集资修建,后于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七年)重修,并更名为“金陵书院” 。


其实,自唐宋以降、然后明清各朝,历史上的蕲州除了金陵书院之外,境内可查的、大大小小的书院却有十三座之多 。具体附录如下 。


凤麓书院:弘治八年(一四九五年),由明朝进士陈大中创办于凤凰山麓 。


阳明书院:由明朝尚书冯天驭创办于蕲州城外熊化岭 。


崇正书院:由明朝大儒顾阙创办于“顾氏松园”之侧 。


学正书院:据黄州简史记载,创办于明朝中叶 。


乾明书院(又名张公书院):康熙三十九年由蕲州知州张士駰创办 。


【六 寻找蕲州】麟山书院:乾隆十二年由蕲州知州蒋尚徳倡导创办 。


金陵书院:乾隆十二年(一七五七年)由南京商人集资创办 。


月轩书院:道光年间,由蕲州庠生张洪垣在菩提寺内创办 。


讲易庵:明代隆庆年间,由顾问、顾阙两兄弟共同创办 。


Fl.HAo22 。CoM州学:一二六三年,宋安抚使王益创办于麒麟山之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