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的能力?微书课李宁老师这么说

爱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 , 可以说 , 爱的情感我们大家都有 , 但爱的能力却未必都有 。
大家试想一下 ,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 有没有过这样的场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 就和配偶之间相互指责 , 彼此伤害大喊大叫 , 甚至冷战 , 最终的感受就是伤心、难过、纠结、身心俱疲;或者和自己的孩子 , 因为做作业 , 或是考试成绩 , 弄得家庭是鸡飞狗跳 , 亲子关系是异常的紧张;再或者和自己的父母 , 看不惯自己父母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 嫌弃自己父母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等等 , 美其名曰说是想让父母好 , 实际上父母的感受并不好 。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缺乏了爱的能力 。
什么是爱的能力?微书课李宁老师这么说
文章图片
既然缺了爱的能力会出现这么多的状况 ,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爱的能力 , 顾名思义 , 就是爱他人的能力 。 既然是爱他人的能力 , 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爱 , 一般来说爱有三个层次:
什么是爱的能力?微书课李宁老师这么说】第一层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 有了对方就开心 , 没有对方就痛苦 , 对方能够处处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快乐 , 这样的爱本质上还是爱自己 。
第二层是自以为是的爱 , 什么意思呢?比如妈妈跟孩子说 , 天气那么冷 , 你给我多穿点 。 孩子说我不冷 , 然后妈妈说你怎么不冷 , 我是你妈 , 你冷不冷我还能不知道?再比如妻子对丈夫说 , 亲爱的 , 你能不能抽些时间陪陪我和孩子 , 然后丈夫说我天天陪你和孩子谁去赚钱 , 我如果不去拼命赚钱 , 你吃什么喝什么?大家发现了吗 , 这里的这位妈妈也好 , 这位丈夫也好 , 你说他们做错了吗?事实上也没有做错什么 , 但是他们的爱就是自以为是的爱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天天唠叨他穿多穿少的妈妈 , 他需要的是妈妈能够理解他;对于一个妻子来说 , 你在外面努力的赚钱养家糊口 , 一个人给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空 , 这个当然是很棒的 , 但是妻子儿女也需要你的陪伴 。 这样的人 , 实际上他们内心有爱他人的意愿 , 也愿意为对方做出付出 , 但是他们的付出不是从对方需求的角度出发 , 简单说就是给的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
什么是爱的能力?微书课李宁老师这么说
文章图片
第三层是满足对方的需要 , 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来爱对方 。 实际上 , 当你要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去爱对方的时候 , 就意味着舍己、要牺牲 。 妻子喜欢吃糖醋排骨 , 你喜欢吃红烧肉 , 你一想到妻子的需要 , 算了 , 今天就做糖醋排骨吧;一边是不必要的酒局应酬 , 一边是妻儿的陪伴需要 , 一想算了 , 酒局推掉回家陪家人一起吃饭 。 也就是说 , 当你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去爱对方的时候 , 你的付出一定是更多的 。
当我们都愿意为对方付出更多 , 都能以对方的需要去爱对方的时候 , 我们才会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爱意 。 你要爱一个人 , 要用对方能够感受到的方式去爱他 。 那么 , 要怎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你要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 , 他才能更容易地感受到你爱他 。 这样做 , 我们的关系才会更和谐 , 感情才会更稳固 , 生活才会更幸福 。 所以 , 当你能够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去爱他 , 愿意付出、愿意舍己、愿意牺牲 , 这个就是爱的能力 。
什么是爱的能力?微书课李宁老师这么说
文章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 , 这么去爱还有原则性吗?凭什么必须以对方的需要为前提呢?难道我自己的感受就不去考虑吗?对方做的好我去爱他 , 对方做的不好 , 难道我还要去爱他吗?实际上 , 有这些疑问都是正常的 , 因为爱一个人就是不容易的 。 比如我们讲家庭教育 , 说爱孩子要无条件的去爱 , 那什么是无条件的去爱 , 就是孩子表现好你要去爱 , 孩子表现不好你也要去爱 。 如果孩子表现好你去爱 , 孩子表现不好你就不爱 , 那还是无条件的爱吗?爱自己的妻子和父母也是一样 。 实际上 , 对方做的好你才去爱 , 那不是爱 , 那是你应该履行的责任 , 当对方做的不好的时候 , 你依然去爱 , 这个才是真正的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