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子式”抑郁症( 二 )


其实这是对抑郁症的一种误解与偏差的定义 。我对抑郁症对心理疾病一个重大改变的瞬间就在于,我吃重度抑郁的药物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奔溃时,在医院的墙上,看到一个海报:抑郁症只是大脑的感冒,不是神经病,是一种心灵感冒 。瞬间好受多了 。
我最抑郁情绪最严重的时候,是开始吃了多种药物后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那是高三时一个请假的下午 。
我记得,那时的我意识模糊,认知扭曲,对外界对性对欲望对自我对时间对世界对物质好像瞬间失去了一切的兴趣与性趣,我一个人在房间里面不断的转悠打转,我看着窗户边的窗帘,想它为什么要存在?看着自己脚下在不停的抖动不停的来回在房间里面打转,想:我为什么要走来走去?又回头望着床上的被褥:它是什么?
大脑瞬间溢出了不少奇怪具有不可解答的问题,像沙子一样装满了我整个大脑,却无水分,感觉很压抑很充胀 。刹时,我一头倒进了被子中,快速的包裹住了自己的头部,不停在思考,眼泪伴随着掉在被子上 。
其实,这是一种难受吗?很多人认为抑郁症真的是很痛苦吗?真正难受的不是痛苦,而是即将滑向彻底虚无的麻木,那种精神心理某一部分如身体某一部分瘫痪一般的丧失功能的残缺,你知道自己身体还有那个部分,但是自我已经丧失对其的知觉和控制一般,痛苦至少自我还是有一定的感受的 。
通过极致的痛苦,疲惫,兴奋,快乐,来刺激那一部分渐渐麻木的心理感受,缓解滑向虚无内在的,也只是去抓住不救命的稻草 。是的,在那时,我觉得是药物各种的副作用在后期使我整个人丧失了对一切事物的兴趣与性趣,整个人变得乏味,无力,麻木,行尸走肉 。
【”笼子式”抑郁的主要特点与因素】
通过我自身的历程与接触的家长,陪伴的孩子以及各种经验中得出,我发现”笼子”式的抑郁形成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 。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 。单亲家庭更易出现,父母从小不在身边,但是在长大后后念书,父母又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初中,我妈妈突然来广州陪我和妹妹读书 。以前我都是和外公外婆长大,4年级上广州后就和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了三年 。妈妈以前一直和妹妹长大,妹妹是同母异父的,自然和妹妹在一起生活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加上初中,学校的体制生活也开始和小学不一样,价值观也会有很大的冲突 。
(2)后天受挫 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虽然小时候外公外婆对我很好,但是有一点,他们很多时候会替我包拢一些事情去做,我小时候是完全没有任何的独立生存能力的 。而且我做很多事情都不给我去做,总是怕我出事,而且我干很多事情他们总是会提前说我不行 。结果小时候我自然是一事无成,很多东西都不成,而且他们也会经常打击 。我在学校后,自然受的欺负也是不少的,具体会在另一个系列就是回忆中会描写 。
(3)自我苛求 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 。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 。如体质虚弱、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我是处女座,也有不少的完美主义 。小时候表现为一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就会发脾气大吵大闹,而且会不惜一切去强迫别人满足我 。这个可能正是不完美的完美主义那种有点霸道的性格色彩形成的初期表现 。长大后,我的完美主义更强了,不管是成绩还是生活的琐事,但是我能力有限,往往很多时候都是不如人意的,想做的好,但是又做不到,这个就陷入了一种反复的死循环当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