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药师健康科普|他汀类药有肝毒性、肌毒性,还可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人能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常说的他汀类药物 , 指的就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这一类降脂药 , 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 在降血脂、预防预防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是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的一类药物 , 但该类药物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和患者担心的问题 。
1、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
肝毒性是临床药师最为熟知和关注的不良反应 , 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建议在说明书中增加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警示 。
而在对美国脂质学会肝脏专家小组、他汀安全性评估工作组、著名国际性组织药物性肝损伤网络和急性肝衰竭研究学组的资料进行分析后FDA认为:他汀相关的严重肝损害 , 如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等极其罕见 , 且常规定期监测肝酶并无助于此类严重不良反应的预测 , 但却容易误导造成不恰当的他汀类药物停用 , 反而能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因此2012年FDA的报告降低了对他汀类药物相关肝脏不良反应的关注 , 建议在用药前若肝酶正常 , 则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不必常规定期复查 , 可根据临床情况决定 , 如服药后出现乏力、纳差、上腹不适、尿色变深、皮肤或巩膜黄染等肝脏相关的症状 , 要及时就医复査肝酶 , 积极寻找肝损害的原因 , 必要时停用他汀类药物 。
由于我国肝病发生率高 , 且处于特殊就医环境下 , 我国人群该如何对待该建议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目前认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达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 , 或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患者 , 应减量或停药 。
2、他汀类药物增加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 选用他类药物进行积极的血脂控制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 但2008年发表的评价瑞舒伐他汀预防心血管事件研究 , 以及其后的 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研究等发现他类药物增加糖尿病风险 。
分别由 Sattar和Preiss等完成的两项最具影响力荟萃分析也致提示他汀可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 特别是对使用大剂量他汀和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 他汀药物种类以及亲水性的大小对新发糖尿病无影响 , 提示这一不良反应为他汀的类效应 。
另一方面 ,Preiss等发现 ,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发生糖尿病风险之比是9:1 , 最近 Ridker等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发现在一级预防试验中 ,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益处超过了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 其中也包括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 截止目前相关研究的结果均一致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远大于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
基于上述的研究证据 , 尽管在最新的标签中增加了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升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信息 , 但我们要清晰的看到他汀类药物使心血管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获益仍然是巨大的 , 临床医生仍然应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不过在治疗期间运用一些危险评分评估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可能是今后他汀类药物使用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 但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人群中筛査糖尿病是否合适仍有争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表皮层冬季如何正确的补水
- 挑出来如何让脸上痘痘消停?痘博士来告诉你办法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楚门|如何科学识破生活中的谎言?
- 高空飞行护肤攻略--高空中如何保持肌肤状态,成为机舱内最靓的仔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方法如何辨别自己的肤质?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痘痘 痘痘肌如何挑选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