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二 )


还有些人,从不出门旅行、游玩,有时间就回家陪伴父母,因为害怕背叛“孝顺”,或者是害怕比父母过得幸福,而背叛“忠诚” 。
在这种婚姻里,快乐是羞耻的 。
3.“穷”的根源是匮乏
人构成关系 。
婚姻里的“穷”,往往由人投射而成,背后是心理的深度匮乏:一种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导致的状态 。

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文章插图
由于长期欲求不满,他们对满足的体验是陌生而恐惧的,潜意识会产生两层防御:
第一层:防御需求无法被满足的痛苦;
第二层:防御满足感带来的失序和罪疚感 。
具体措施可以总结为“一个思维+两个感受” 。
①一个思维
内心匮乏的人深信,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 。
这种观念令人焦虑,陷入巨大存在危机,于是调动更多的力比多来应付强烈的不安全感 。表现出来,就是将几乎全部精力引向“节流”,而非创造 。
比如缺钱的人,会为了省钱无所不用其极,却很少会思考如何多赚钱 。
他们会说:谁不愿意多赚钱呢,可没那个能力啊 。
其实不是没有能力,是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挖掘潜能 。
比如缺爱的人,会吝啬给予自己的爱,更不会懂得如何爱自己 。
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文章插图
有人撇撇嘴:我的爱就那么一点,我都给别人了,谁来爱我呢?
对于他们来说,给出某样东西,就像切割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掏空”了,就死了 。
②核心感受之一:欲望可怖
付丽娟老师说:无意识的罪疚感,让人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欲望和能力 。
因此,匮乏的人视欲望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一旦被满足,罪疚感便泛滥成灾 。
网友分享了一段经历:
看中了一件皮衣,当时觉得太贵,没买 。有天趁着搞活动打折,终于花2千多买下了,可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开心,充满了负罪感,只穿了一次就压箱底了 。
这种感受可能来源于童年时期,被父母忽视、贬损、压制的欲望,内化为坏的、丑陋的、可耻的模样,靠近它就是万劫不复 。
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文章插图
③核心感受之二:我不配
与此同时,触发的另一层孪生感受是:因为美好的愿望从未被满足过,所以一定是我不值得 。
泛化开来,就成了我配不上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
通过贬低自己,与欲望保持合理距离,来避免求而不得的痛苦 。
上面的例子中, “太贵”的潜台词是“我不配拥有这么贵这么美的衣服”;即便买回家,只穿一次就不敢再穿,因为这份快乐太昂贵、太耀眼,我不敢享受 。
“一个思维+两个感受”能有效保护人们免于欲望带来的痛苦,却产生了副作用——匮乏之苦 。
这个副作用很强烈,影响深远,甚至可以持续炮制“穷N代” 。
4.如何变“穷”为“富”?
若两个人都着有强烈的匮乏感,婚姻自然“穷”得叮当响 。
“穷养婚姻”令人受尽委屈,还祸害子孙,等什么,离呗?
离得了关系,脱不开自己,不先处理身上的“穷酸味儿”,下一段关系仍然会受其影响 。
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文章插图
朋友决定改变 。
①自我觉察
先接纳自己的匮乏,再去捕捉和体会这种匮乏感,看见潜意识搞的各种把戏 。
新年前夕,朋友路过一家花店,突然想买一束花,回家装点一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