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家居需要哪些准备?( 四 )


打造智能家居需要哪些准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熟悉场景配置的基本逻辑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搭配了 。
当然,配置的过程,会从简单的自动化逐步升级,添加复杂的条件,得到复杂的结果,直至调试到最满意的状态 。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以我家的进出门开关灯为例(离家/回家模式):
刚开始,我只是设置了不同时间段进门开的灯不一样 。例如白天进门室内光线充足,只打开门厅灯,18 点(天黑)后进门,除了开门厅灯还要打开餐厅灯 。这个就是使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意调整,甚至可以加上光照传感器,让这个条件触发更加科学精准 。
后来我注意到,每次进门换鞋后还要手动按一下开关关闭门厅灯,其实这个门厅灯不像其他地方的灯需要常亮,无非就是脱鞋穿鞋几分钟 。于是我在进门开灯这个场景里,又加入了一个 2 分钟后自动关闭门厅灯的设定 。出门开灯也一样,原本出门顺手按下开关,设置一个定时 2 分钟后自动关闭就可以了 。
一段时间后又深度思考了一下,既然进门开灯是自动触发的,出门开灯为什么要按开关呢?于是我又在鞋柜侧面增加了一个带有光照监测的人体感应器,环境光较暗的时候,人走到这里会自动开灯,并且为了避免从此处路过去厨房误触发,还不断调整角度,确保是真的走到想出门的位置才会开灯 。
最终小小的门厅灯开关实现了完全自动化:
  • 出门—自动开灯(人体感应)—穿鞋走人—自动关灯(定时)
  • 进门—自动开灯(智能锁触发)—脱鞋走人—自动关灯(定时)

打造智能家居需要哪些准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总之,在使用智能家居的过程中,随着我们对产品功能玩法的熟悉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达到更加智能(省心)的状态,会自然而然的增加触发条件,添置新产品 。
当然,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住进去的第一天就把家里所有东西都买齐 。通常情况是先有几个设备搭配出简单的场景,熟悉一段时间后再购买更多设备,设置更多条件,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
实际体验搭建完常用智能场景后,就开始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乐趣了 。
体验1:无线生活,无限方便
就像今天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无钥匙进入,数码产品开始标配无线充电一样,改善家居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无线化 。
智能锁是家庭无线生活的第一步,有了它再也没有忘带钥匙和丢钥匙的苦恼,我妈在老家习惯了几十年腰上随时别一串钥匙,来城里呆了几天就说不带钥匙真心方便 。更方便的是联动灯具后,开门开灯一气呵成,再配合手机 NFC 开小区门禁,真正做到出门只需一部手机 。即便不做智能家居,我也强烈建议每个家庭都换上智能锁,真的太省心了 。
因为家里的智能锁电池续航太强,用了两年还有超过 50% 的电量,我甚至有些担心会不会某年某天回到家智能锁突然没电不能开门(当然智能锁一般会提取报警) 。
打造智能家居需要哪些准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无线生活还体现在开关上,因为智能开关的无线控制,家里任意一个智能开关上都可以打开或关闭任意区域的灯光 。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还将家里的投影机、电视盒子、电脑和手机全都接入了家庭 NAS 服务器,确保任何时候任何设备都能下载和观看影片 。如果你家的宽带有公网 IP,在全球任意位置都可以随时访问观看 NAS 中的片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