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一个男性长久地爱你,不如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最近有个朋友,深深地为她难以走入交往已经两年多的男朋友的内心而苦恼 。
【想让一个男性长久地爱你,不如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她来找我说,自己非常崇拜自己的男朋友 。他不算是所谓的帅哥花美男,但是“特别man”,事业做得很好,做起商业决策来果断坚决,因此让我朋友“感到他很有力量“ 。这种男子气概还表现在这个男生“不精致”,有时候甚至有些粗鲁,但是就会让人觉得“很性感” 。
所以刚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幸福地飘起来了 。但时间一长,她发现,男朋友除了日常活动以外,并不会和她进行深入的沟通,两个人的交流仅限于事件层面,如果男朋友看起来心情不好,无论她怎么追问,对方也不会承认和倾诉,甚至陷入沉默 。
她充满沮丧地说,“我以为我们成为情侣,甚至开始谈婚论嫁,意味着我们会慢慢变成彼此最亲密的人 。可是如今却越来越觉得,我们之间真的很疏远,隔着一道鸿沟,我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 。”
听了她说的话,我其实想到了很多 。但我只是跟她说,你一定要相信这不是你的错 。今天的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有些男性的内心会封闭”的问题 。

想让一个男性长久地爱你,不如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文章插图
1.
当你看到以下这些形容词的时候,你的头脑中会不会很自然地给它们贴上“性别”的标签?觉得某些词语是在描述男人,而另一些是在描述女人?
有力量的 /有野心的 /强壮的 /敏感的 /温柔的 /有担当的/顺从的 /脆弱的 /有侵略性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的话,就说明你被社会建构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了 。
这个社会是这样运作的:为了维持男性和女性的结合、繁衍和抚养后代,社会把二元的性别建立成一种“前话语”的——不需要讨论和论证的真理 。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 。基于这一点,它狡猾地顺势把很多衍生出来的东西也说成了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 。
比如说,工作的空间就是属于男性的,家庭的空间就是属于女性的 。繁衍的时间是属于女人的,打拼的时间是属于男人的 。社会把它们建构成了一种秩序,让很多人即便在做出不一样的选择的时候,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反对”这种秩序 。我们都意识到有这样的约定俗成存在 。
在分工之外,这套话语继而建构了更多的两性差异,从仪态、到生活习惯、到情绪的感受和表达,等等 。社会把一些特质标记为“男性气概”,另一些则标记为“女性气质” 。男性和女性气质被对立为主动vs被动、进攻vs承受、积极vs消极、粗鲁vs温柔,果断明确 vs“我不知道”等等 。
男性气概,指的则是那些被嘉奖的男子特征,根据布迪厄的说法,力量和英勇是它的本质,并且与性力量息息相关 。女性气质则被要求是温柔、顺从,与能够激发男性色情化的欲望息息相关 。
想让一个男性长久地爱你,不如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文章插图
2.
我朋友的看法能够代表一种典型的看法:那些不那么注意仪表、甚至有些粗鲁、强有力、有进攻性等等类型的男性表现,因为非常符合社会嘉奖的“男性气概”,而对女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的性欲,我们会对什么样的人产生欲望,其实也是被社会教会的,它反复告诉我们什么是性感,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什么又是女人的性感 。等等 。
甚至,浪子型的男性,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嘉奖的,因为旺盛的性能力和性欲望是“充满男性魅力的” 。而浪子型的女性则受到社会的鞭笞,因为贞洁是社会分配女性的魅力标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