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春分后不少错峰扫墓的人陆续开始出城祭扫了 。但是今年因疫情尚未告一段落,为了有效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各地纷纷倡导市民在清明期间进行“云祭扫” 。
就上海全市经营性公墓(骨灰堂)而言,在清明期间(3月28日~4月12日)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三项服务 。
所谓“集体祭扫”是指各公墓将在清明期间,为安葬在本园区的逝者举办一场集体纪念仪式,参加人员为公墓工作人员;
“网络祭扫”是指各公墓将在各自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网络祭扫平台”,市民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后祭奠亲人;
“代客祭扫”是指市民群众不去现场,委托公墓方祭奠亲人,由公墓方安排工作人员提供擦拭墓碑、鞠躬行礼、敬献鲜花等服务,并把服务过程通过照片反馈市民群众 。
虽说这种线上祭扫的形式的确环保又省事儿,却终归让大家感到有些不适应,更有些不安: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一直是“死者为大”,丧葬观念十分庄重严肃 。云祭扫真的合适吗?
文章插图
1、脱胎于寒食节的清明节
说丧葬文化前,我们必须要重新来了解一下,清明这个追思缅怀先祖的特别节日 。
现代的清明节,实际上是老早三个节日的结合体: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
文章插图
而寒食节则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古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
后世发展中,寒食节又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 。绵延两千余年,被当做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
文章插图
而清明本身,原只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最初的主要习俗是踏青郊游 。由于历法与算法的关系,清明与寒食节中的“小寒食”(寒食节的第二天)重合率非常高 。所以渐渐的,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 。
寒食节不动烟火,只吃凉食,怀念逝者、祭祀先祖的习俗,也以各种方式传承了下来 。踏青扫墓,便成为清明时节家家户户的主旋律 。
2、厚葬传统并非一蹴而就
作为一个推崇二十四孝、祭祖传统根深蒂固的礼仪之邦,我们已经接受了传统祭扫文化,“网络扫墓”的形式多少看似有些轻浮 。
但实际上人们对生死的看待,也走过了从无知到有觉的过程 。现今我们所理解的那些传统,亦是发展而来 。
古人并非从一开始便推行“厚葬” 。《易经繋辞下》有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後丗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
意思是说,古时候丧葬,用厚厚的木柴裹住尸体,埋葬在荒野中,不聚土为坟,也没有墓碑作为标志 。丧礼期限也没有固定时间,家人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来哀悼一番 。
汉代儒家典籍《礼记》同样也支持了“不封不树”的说法 。
《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 。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 。自天子达於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
“不封不树”,也就没有坟墓,扫墓更是无从谈起 。
注意最后一句:“丧从死者,祭从生者 。”是说丧事(出殡、下葬)诸事以死者为大,如何祭拜,看活人的方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云南网我怀念当年的生机盎然 草木记 | 买麻藤:向上!向上!保持热爱奔赴树梢
- 胡萝卜有什么功效作用? 胡萝卜把皱纹都消除了
- 除了你,他心里是不是还住着另一个人?
- 袁彦道|最好的社交,除了请客吃饭、送礼,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 “听话丫头!你踩着我肩膀上去!”16岁少女因与家人发生矛盾跳河 民警冯云龙跳进两米深河水救人
- 98年虎本命年领证好吗
-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 目的在于什么
- 如何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 宋吉荣|宋吉荣:日落,天边那片云
- 除了耐克还有哪些衣服适合在高考的时候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