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一出邪魔散退”
今天不聊猫猫了我们来聊一个鲲最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物件儿“镜子”
说到有关镜子的玄学,当然离不开它的使用场景 。但现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镜子就是个用来“臭美”的工具——
文章插图
所以当我们聊起有关镜子的玄学,往往都会是如下的画风——
文章插图
但如果让鲲来品,不瞒你说
古人要看到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些镜子玄学可能是要狠狠地鄙视一番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
镜子可不单单是一个用来梳妆打扮的工具
更多的,很可能还承担着拯救世界的任务
堪称玄学界的至尊法宝
是个人居家旅行修身修心斩妖除魔打怪兽的必备之物
文章插图
为撒?
首先,和我们之前提到的“符”“小人”“灯”不同 。甭管我们有没有给它赋予一定的玄学含义,就单纯给人的视觉感受而言,它都会是最具玄幻感的一个物件儿 。
也许大家现在提起镜子早已见怪不怪,但要把这玩意儿搁到古代 。emmm……想象一下第一个把镜子搞出来的人当时的感受 。
文章插图
这玩意儿攥手里,那就相当于攥着一个异次元结界啊 。
正所谓:玄学就是人类想象力的精粹镜子里的画面,当然也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就鲲个人的感受而言,从古到今人们对镜子注入的玄学想象,很可能是属于最多的那一档 。
文章插图
让我们开始从头开始讲起哈 。
在镜子没有诞生之前,当然也有替代品 。毕竟就是个反光物嘛,自然界里也多得是 。上古时期的姑娘们往往会选择去水边梳妆打扮 。
但那个镜面的成像效果你也懂得,比较抽象 。并且还模模糊糊的 。
美的一照变丑不说,丑的就更丑了 。
黄帝的次妃嫫母就是在当时整天看着自己“更丑”的典型代表,直到她发现了一块石片 。
这块石片是她无意间在石头堆里发现的,是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 。她拿起来一照,便在石片上看到了自己的面庞 。
虽然还是很丑,但她感觉要比之前在水边看到的自己好多了 。
正当她仔细端详石片的时候,她发现这块石片其实还是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于是就偷偷带回家把这些地方磨平了 。
再一照,发现自己的颜值又提升了不少……(再次强调,其实还是很丑)
就这样,帮丑妃找到了些许自信的石片,就这样开启了人们使用镜子的历史 。
文章插图
上面讲的当然只是个传说啦 。不过镜子的起源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和意思 。
打磨的启发很重要,磨得越光滑,看人就越清晰 。
而和我们现在用的水银玻璃镜子不同,当时人们用的全都是金属镜子,其中最为普及的就是铜镜 。
这里临时插入一个小问题哈——
“大家觉得,在当年道教还没产生,道士还没成为道士之前,这群人大多都是干什么活儿的?”
没错,就是磨镜子 。
在当时,磨镜子可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职业 。和你想象的粗暴摩擦不同,要想磨出一面合格的镜子,你得准备调配好复杂的墨镜药配方 。
明代的《多能鄙事》就曾记载过这个配方——
白矾六钱、水银一钱、白铁(即锡)一钱、鹿角灰一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