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儿童心理咨询:怎样培养与父母“合作”的孩子?

父母都希望能够养育出健康、出色的孩子 , 一般来说 , 当孩子太叛逆 , 难以管教时 , 父母才觉得头疼;当孩子很听话 , 什么都顺着父母 , 没有主见 , 不敢反对的时候 ,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教育有方 , 当孩子进入社会时他们才发现孩子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头 , 不是自己希望的那个“好孩子” 。
广州心理咨询提醒广大父母: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 , 都要引起重视 。
关于叛逆孩子的问题 , 很多文章已经都讨论过了 。 那么 , 当孩子太听话 , 为何也要注意呢?真正健康的孩子是怎样跟父母互动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 , 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 , 希望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 。
当孩子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越来越强时 , 孩子不再像小的时候那么“听话”了 , 不会任人“摆布”了 , 许多时候 , 长辈命令他去做什么事 , 他顺口就说出一个字:“不”!
孩子学会说“不”的时候 , 说明他们逐渐树立了自我意识 , 这是孩子的自然发展 。
然而 , 在中国家庭中 ,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乖巧的 , 能够遵循大人的教导 , 顺从父母的做事方式 。 当孩子顶嘴次数多了 , 父母会严厉责骂孩子 , 无论孩子是对是错 。
因此 , 只有无条件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才会被父母视为“好孩子” , 受到大人的欢迎 。
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 , 以后他们是要离开父母闯天下 , 过于顺从父母、听任父母摆布的孩子进入社会时碰到挫折时 , 往往会感到惶恐无助 , 不知所措 , 不知道该怎样决定 , 甚至有些人会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到他人或社会身上 , 从而保持自己是“优秀孩子”的自我认可 。
所以 , 一个孩子过于听话 , 其实他心智的发展已经受到阻碍 , 难以在自己觉得不合理的情况下 , 勇敢讲出自己的诉求;缺乏主见 , 遇事唯唯诺诺 , 看不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依赖父母或老师 , 甚至依赖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 , 遇到事情没有主见 , 缺乏战胜挫折的信心;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 可能很会学习、考试 , 但不会处理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 , 情商比较低 。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过于听话 , 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是否需要调整 , 以便孩子成为一个心智更健康的人 。 要知道把“听话”与叛逆对立起来是不妥当的 。 从儿童心理学来讲 , 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 , 都是不正常的 , 孩子的培养 , 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 。
实际上 , 很多育儿书中强调的“听话” , 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 , 而是指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
孩子|儿童心理咨询:怎样培养与父母“合作”的孩子?
本文图片

那么怎样培养与
父母“合作”的孩子呢?
一是要尊重孩子 , 把孩子看做独特的个体 , 不要把孩子看做控制的对象 , 允许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犯错 , 帮助孩子矫正错误 , 这样孩子自然就会与你合作 。
可是 , 此岸和彼岸只不过是空间的差距 , 却无法拉长心灵的距离 。
二是积极看到孩子的行为 。 孩子情感和行为的独立是孩子长大、成熟的标志 , 并不意味着孩子与你作对 , 非要不听你的话 , 而是他在表达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
面对孩子的情感和行为 , 父母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是“他怎么了?”而不是“我让他怎么了” 。 可是 , 此岸和彼岸只不过是空间的差距 , 却无法拉长心灵的距离 。
三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 , 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 。 要求孩子长大后实现大人未完成的心愿 , 这其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