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1.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
对很多人来说,借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朋友之间 。
很多人又喜欢把“借钱”看作是一个考验情谊的方式 。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这样的说法:翻遍你的通讯录,看看有几个人你可以随时开口向他们借钱,就说明他们是你特别铁磁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 。
当时我就隐隐约约觉得这种方法听起来挺不靠谱,但也说不出来哪里不靠谱 。
可能是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向任何朋友借钱的人,所以我想不到谁我可以随时开口借钱,但我并不觉得自己缺少真正的朋友 。
另一方面,又不时地听到各种因为借钱或者金钱来往让亲密朋友互生嫌隙的 。可能借钱之前你还觉得对方是你铁磁哥们儿,不多的真心朋友,一圈借钱来去之后,你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于是,借钱借出了“仇人” 。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秉持着契约精神的借钱,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何在很多的朋友之间,演变成了交恶或者生疏的“大戏”?
2.忘记还钱,攻击或是亲密
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借钱给朋友,对方一定是开心喜悦外加感激涕零 。对于一个内心不觉得自己弱小卑微的人来说,确实是如此,他可能因为暂时的现实问题急需金钱过渡,同时他也有信心也有把握能够在一个可预计的时间内还上 。
然而对于一个很容易感觉到自己弱小的人来说,你借钱给他的同时,可能既满足了他的现实需求,又激活了他幻想层面的创伤:
他会更加露骨地体会到他人的优越感和自己的屈辱,无能感,而这些屈辱和无能的感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攻击性,让他们对于借给自己钱的人不是心怀感恩,而是心怀仇恨 。
很多的时候,这些感受被压抑在潜意识层面,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文章插图
比如:忘记还钱 。
在豆瓣上,有个人说别人问他借400元,他怕不够,给了500元,说好的10号还钱,结果到了13号,毫无动静 。
极有可能,遗忘就是对方对他无意识的攻击 。
借钱,本来就是在示弱,这个人还“慷慨”地自作主张多给了对方100元,不是让对方感觉自己显得“更弱”了吗?
意识层面的“大方”有可能是潜意识的“轻视” 。
所以,“忘记还钱”就有了两重功用:
第一,暂时拖延,回避还钱时再一次经历屈辱感 。第二,隐晦地表达攻击和愤怒 。
当然,往往这些潜意识的屈辱感和攻击并不会被察觉,所以如果一旦出借的一方主动提醒,大部分人还是会尽快归还,因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攻击”,也许当一句“提醒”出来的时候,潜意识中的这些幻想多少就被击破了 。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文章插图
少数经过提醒仍然不还钱的,很可能这种攻击性已经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且这种“攻击”还是另一种潜意识的“亲密”:他觉得你的就应该是他的 。
对于大多数借钱给朋友的人来说,其实碰到以上“极品”的并不多,最耗人心力的关节莫过于在发现对方没有及时归还的时候,纠结:我要不要催TA还钱?
3.还钱,催还是不催?这是个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借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大好意思启动“催款”程序的 。所以很多人也会在借钱之初做一个“打折”策略:
也就是在朋友想借的额度上打个折,比如人家想借一万,你说:哎呀,不好意思,钱都放在理财里了,能活动的只有五千,要不你先拿去用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