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杀个半价,万一人家不记得,就当这钱打了水漂,反正也是打折价,也不会太心疼 。
这是非常普遍的心理,跟打折的行为一样,这也是一种“折衷主义”:好像我既在面子上照顾了朋友情谊,又不会让自己置于太大的风险当中 。
这种“周全”和“妥协”的背后,实际上仍旧暗含着对金钱和情谊界限的模糊 。
单纯论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问别人追讨本属于自己的钱,任何时候都是站得住脚的,为何有人还是觉得开口困难重重而要通过打折的方式来尽量止损呢?
因为他们觉得,跟交情不错的朋友提起还钱这档子事,好像显得自己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好像提了钱,就是对朋友的攻击和疏远,钱和情之间,有看不见的线在彼此牵制,彼此影响 。
既然我们情分不错,那在钱上就可以乱来,这是很多欠钱不还的人的内心幻想;而那些不好意思问朋友讨还欠款的人,则是内心允许了这种幻想变成现实 。
4.借钱:大型投射现场
作为经济行为的借贷,本来是清清爽爽简简单单的现实行为层面上的事情 。
然而作为朋友之间,友情借贷的行为,却是各种投射和幻想滋生的温床,而投射和幻想又极有可能是敌意和攻击滋生的温床 。
当我们怀着我与对方有情分的想法,可能对于对方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投射:
比如:我以为他很有钱,我以为他不在乎我什么时候还钱,甚至还不还钱 。
他借了我的钱肯定就会尽快还上的,所以没必要去写借条啊,约定日期啊 。
他要是真在乎我和我们的情谊,必然会自觉还钱,不需要我提醒 。
我想他应该不会记得还我钱,但关系太熟,不借他可能会记恨我 。
于是,接下来的种种破灭,失望和不满便会随着投射滚滚而来 。

文章插图
他居然没准时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居然催我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真的没准时还钱:果然他就是如此不靠谱,心灰意冷……
一个现实的金钱契约问题,在幻想和投射中渐渐演变成了诸多爱恨情仇大戏 。
也许,这真的不是钱或者情出了问题,而是对待它们的态度除了问题 。
5.与情谊分化:最佳借钱方式
在豆瓣上,有一网友分享了自己不同一般的出借经历:同事借钱买房,考虑再三也用“打折”的方法,借了他三万,本来心中打鼓,心想实在不行就当这钱打水漂了,没想到这人准时还了钱,还加上了一千块的利息,楼主很开心地说要用利息请他吃大餐 。
这位向同事借钱的人,便是没有利用情分在钱上乱来,甚至参照了银行标准付了利息,遵守契约精神,让情归情,钱归钱,反而最后收获了更丰厚的“情”的回馈 。
这,便是标准的让情谊与金钱“分化”的操作 。
当然对于每一个自律的人来说,这并不难,难的是,你在作为出借方时,能够有勇气用同样的“分化”的态度去做事 。
当朋友问你借钱时,并不是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可以邀请对方写下欠条,并参照银行体系详细询问:
用途是什么?详细还款计划是什么?还款的保障是什么?
当对方逾期时,也不惮于像银行那样发出催款的提醒 。
看似“公事公办”,却是对情谊和金钱的双重保护 。因为当一切都清清楚楚摊开说的时候,所有关于“钱”与“情”的投射大戏才不攻自破 。
唯有不混乱,才是和谐共处的最佳方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面对社交恐惧,我是如何拯救自己的?
- 薄荷驱蚊还是迷迭香驱蚊
- 包好的粽子没煮怎么保存
- 薄荷驱蚊还是猫薄荷驱蚊
- 洗杨梅用小苏打还是盐水
- 薄荷是驱蚊还是招蚊子
- 杨梅用清水洗的干净吗
- 九层塔是什么菜
- 鲜粽叶需要煮一下吗
- 茉莉葡萄为什么有茉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