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笔记|“双减政策”,只是为了让我们多生孩子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的热榜上件件都是大事 , 中国奥运金牌数领跑世界 , 美国新一轮疫情爆发再次失控 , 吴某凡引发娱乐圈大整顿……然而在一个个夏日大瓜之中 , 将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最大变革的 , 可能还就是刚刚发布的这个“双减政策”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又被称为“双减”政策) ,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义务教育”相关的决定 , 这次居然不是由教育部 , 而是由“国务院”出来发布 , 仅这个信息来源就已经让很多人绷紧了神经 。
消息一出 , 反应最大的一批人 , 很多反倒是那些“鸡娃家长”们 , 纷纷表示“自愿补习 , 为什么砍断这条路” 。 而随后的几天 , 股市也开始了暴跌模式:包括新东方、51talk、高途教育在内 , 几年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多家大型上市教育机构 , 股价纷纷跳水、腰斩 , 并且还在一路暴跌 。
在这样的突发状况导致的情绪影响下 , 很多与教育行业不直接相关的投资也好像受到了影响 , 跟着一起跌 , 导致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段子 , 调侃“别跌了 , 不就是让我生孩子吗?我生还不行吗?”
当然 , 秉着“每次暴跌都是机会”的玄学原则 , 也有不少人把“双减政策”和之前的“三胎政策”相联系 , 认为这是“强力催生孩子”的信号 , 并在相关领域寻找“爆点” 。 但小果并不太认同这种捕风捉影 , 或者说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 , 小果并不认为是“让年轻人生孩子” 。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 , 但是人口密集和资源分布都不平衡 , 不少地区的生活条件还是相对落后和艰苦的 。 在这样的基础上 , 小果比较同意财经博主温义飞的观点“人口增长放缓一些 , 它本身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
如果真的出台政策只是为了让“人口数量”增长 , 那也多的是其它更简单的方案 , 比如像一些人口数量很成问题的西方国家一样 , 要求每个公司女性员工比例达到一个指标 , 从而缓解女性职员在职场上受到的不平等对待 , 让她们“敢”生孩子;或者干脆把小孩的奶粉等基础费用 , 由社会出钱承担 , 部分打消年轻人生孩子的顾虑 , 这都可以更直接地把生育率搞上去 。
加上我们本来就有“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 这些提高生育率的方案在我们周围推行起来 , 可能会远比在西方国家实施起来更有效 。
但我们目前感受到的政策并不是全都在催着大家生孩子 , 顶多算是“开放生二胎、三胎“ , 那么这是不是其实说明了 , “生育率降低”这个问题并不是当务之急 。
再结合这次的双减政策 , 小果以为 , 我们正在经历的一系列人口政策 , 很可能是在重点调整另一个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首次提到的话题:“人口质量” 。
热搜上常常会谈到一组数据:“全国人口大学本科率5%” 。 这让不少人觉得“大学本科”其实已经算是步入精英阶层 , 很多自媒体也都在鼓吹 , 大学生就已经是人中龙凤 。 但我们却也都发现 , 周围的大学生 , 似乎并不怎么“值钱” , 甚至出现了求职的农民工难找 , 求职的大学生却一抓一大把的现象 。
这应该就是大家对“大学本科生只有5%”这个概念 , 存在的统计学数字认知偏差了 。 要知道 , 在计算人口中大学生比例时 , 并没有剔除0-18岁这些还没到年龄的人群 , 也没有剔除那些七八十年代 ,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获得高学历 , 但依然能在当时的环境中成为时代脊梁的人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