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八识是真的吗 佛教中的八识是什么意思( 二 )


佛教中的八识是真的吗 佛教中的八识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04
人类的思想方式是颠倒性的
我面前有一张桌子,静静地站在那儿,我们看不出这张桌子,有任何的动态,换句话说,眼识告诉我们,这张桌子是静止的 。可是我们的意识却告诉我们说,根据科学的证明,这张桌子不但时时刻刻跟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而且组成桌子的原子电子更是时时刻刻地在那儿运动 。眼识和意识,及其他各识之间,其实是经常在那儿打架的 。打架打得太多了,人类就养成了一种协调的本能,不去追究各识之间争斗冲突的孰是孰非,只要各识能相安无事,各尽其能就算了!如果我们认真推敲,人类的心识,真是一堆乱糟,一篇胡涂账!这种各识各自为政、各是其是、先入为主、不求真理的现象,我称之为「颠倒性」 。
05人类的思想方式是虚弱性的
人如果不能集中力量,来应付一件事,是很难成功的 。力量集中,实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力量分散,也是失败的主因 。人类心识既有八个(注:八识是一抑异,为一颇费推敲之问题,此处所谓八个,亦只是为了说明而已,并不执定人真有八个心识,特此声明) 。这八个识,又各行其是,力量自然就分散了 。我们工作最有效率的时候,也就是诸识集中力量,向某一问题进攻的时候 。我们在应付一个大问题时,或遇见一个重大难关时,我们总是全神贯注的 。普通人的心识力量,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分散的或消费了的 。再进一步说:人的行动与思想,是都受「习气」所支配的 。无量的「习气」或「潜能」,都潜伏在含藏识之内,一遇机缘,这种潜伏着的种子,即会发生作用(名为现行) 。各识的种子,既都能遇缘而起现行,而事实上又往往是诸识并起,因此力量自然分散 。诸「智」同时并起,在「佛位」是妙用功德;诸「识」同时并起,在「众生位」却成了过患,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 。佛法里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诸佛以烦恼为菩提」 。是很有意义的 。话不要扯得太远 。总之,人类的心识,是虚弱性的,没有大力量的,要成就诸佛的大力用,以这样虚弱的心识形态,是绝对不行的 。
佛教中的八识是真的吗 佛教中的八识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06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执实性的
这一点,是六种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 。简单说来,就是人类的思想,无论何时,都是「执实」的 。执实者,执万法为实有,或执万法有定相及自性 。至于怎样「执」,又怎样的「执以为实」却是个极复杂的心理问题及哲学问题 。佛教中观学派及密乘,对这一问题,有独到的精辟论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再研讨 。在这个广泛的园地里,今天只想提出一点来谈谈 。
我们看见这是一张桌子,那是一根柱子 。我们任何人都会肯定的说:这张桌子不是那根柱子,那根柱子也不是这张桌子 。人类思想的执实性,说来虽千头万绪,但如能了解,「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这一基本执实形态,也就对执实性有一相当的了解了 。人们出生以后,所受的教育,都是教你执实 。教你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是是是,非是非 。一天到晚,尽是装些这种执实的观念 。我想再举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各位了解人类思想的执实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