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与玩具密切相关 , 受年龄、性别、种类等因素影响 , 但是这些因素又不完全限制儿童 , 这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接触玩具后产生的直观心理体验密切相关 , 与这种体验产生的外在物理经验也有关 。 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经历和体验、建构不同的知识 , 获得不同的发展 。 由于大班幼儿持续游戏的时间相对更长 , 而且大多能独立完成积木搭建 , 所以 , 采用单色积木不仅可以使幼儿的积木结构更为完善 , 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 另外 , 对大班幼儿来说 , 积木材料的颜色种类越少 , 越有利于幼儿搭建复杂结构的积木游戏造型 。
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文章图片
辅助材料与积木游戏质量
在辅助材料与积木游戏质量关系方面 ,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 , 小班幼儿更倾向于玩高结构、交通工具等简便型游戏材料 , 当然 , 这种材料对中班幼儿也有着正向影响 , 但是对大班幼儿则不适宜 , 大班幼儿通常会放弃这种简便型辅助材料的游戏 。 年龄较大的幼儿设计结构造型时如果使用瓶子、纸板等辅助材料则能提升便利性 , 但是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则会降低其作品复杂程度 。 可以看出 , 在开展积木游戏时 , 除了基础的积木材料 , 如果再配之以不同类型的辅助材料 , 就可以进一步对幼儿产生正向作用 。
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文章图片
在构建区增加玩偶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水平 , 幼儿的联合合作次数以及搭建玩偶游戏的兴趣会得到提高 , 而且游戏质量也明显上升 。 积木游戏中的教师观察行为是指教师在幼儿积木游戏中 , 有目的、有意识地借助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 , 运用一定的方法 , 捕捉幼儿积木游戏中的有关信息并分析与解释的综合表现活动 。 从积木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定义可知 , 积木游戏中的教师观察行为:一是教师事先要有目的、有意识;二是教师要借助感官或者一定手段工具 , 如借助眼睛、耳朵、手机、相机等工具;三是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方法 , 捕捉幼儿积木游戏中的有关信息 , 如幼儿积木游戏的发展阶段、方式方法、幼儿的表征模式、知识获取等 ,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解释的综合表现活动 。
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文章图片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时 ,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 , 扫描观察法 , 是指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依次进行的观察 。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游戏情况 。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 , 教师应确保所有的幼儿都在自己的视野中 。 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如10分钟)使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 , 并在表格上做标记 。 第二 , 定点观察法 , 是对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的观察 , 当然 , 这种观察并不只是针对某个人 。 这种方法更适合教师了解某一地区儿童游戏的全过程 , 从而掌握儿童游戏的兴趣、水平、特点和个体差异 。
积木不仅可以体现幼儿的心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文章图片
第三 , 追踪观察法 , 这种观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的幼儿 , 对其进行系统细致的跟踪观察 。 该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个体的游戏状态 , 是进行个案研究的最佳方法 。 教师作为旁观者时的观察 。 无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 , 幼儿园都会安排两名教师 , 所以 , 这便于主班与配班教师之间的角色分工 , 主班老师在负责班级纪律、常规工作时 , 配班教师就可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以观察者的身份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幼儿进行观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