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医药股好 现在医药股怎么样( 二 )


其次,从领域上来看,可以关注“疫情复苏+穿越医保”主线的“变化” 。
伴随着医药估值回归,笔者认为,可以聚焦板块的业绩和估值匹配度 。展望下半年,未来医疗需求逐步复苏,在医保压力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重点关注“穿越医保”、“疫情复苏”两大大主线 。
一方面,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 。西南证券指出,下半年可以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 。与此同时,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 。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可以关注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 。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械等板块,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边际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三重利好,中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具备相对收益 。
04
优秀的指数可以成功穿越牛熊
那么,在“变”与“不变”中,是否有同时具备两者主线,且性价比高的投资机会呢?其实答案是很明了的,即优秀的指数可以成功穿越牛熊 。
对标从美股生物科技板块的经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医疗保健板块长坡厚雪,总能笑到最后 。在过去15 年中,标普生物科技绝大部分时间跑赢大盘,最高收益也曾达到过 1,031% 。
如今,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已大幅跑输整体市场,幅度已接近历史极值,由于美股一向是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主要对标对象,美股的潜在后续反弹也将一定程度上将引导港股的情绪回暖 。
在此环境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更具有吸引力 。
原因一:覆盖面更广,追踪生物科技前沿企业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是紧密追踪医药行业发展的指数 。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为样本空间,选取其中主营医疗保健业务的75只个股,细分行业覆盖医疗保健设备、药品、生物科技、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等,以反映港股市场上医药领域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
编制方面,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主要权重行业为制药、生物科技、医疗保健技术,与A股医药指数行业结构基本一致 。截至22年7月12日,恒生医疗保健与申万医药指数行业分布情况整体一致、权重配比相似,能够准确紧密追踪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亦可捕获优秀但未在A股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如众多优秀的Biotech,Biopharma甚至Big pharma企业) 。
原因二:安全边际高,性价比高,底部反转逻辑强 。
当前恒生医疗保健行业PB(TTM)为2.81倍,分位点为36.15%,在过去五年历史估值中枢以下,估值并不贵,安全边际高 。此外,相较于A股医药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在近半年中回撤幅度大,估值出清力度强 。由于近期复工复产修复行情开启,反弹力度更大 。
原因三:业绩增速更预期高,向上弹性足 。
根据浦银国际预测,受以下因素推动:(1)随着港股18A 和上海科创板的开闸,越来越多创新力强、业绩增速高的公司在过去三年内成功上市、推动板块整体盈利预期上调;(2)原有药械企业创新管线推进、消费型医疗公司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盈利增长有望进一步加速 。作为囊括众多创新能力强、业绩增速高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有望在修复行情中展现十足的弹性 。
值得注意的是,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作为市场上唯一一款追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ETF标的,能够“一键打包港股医药核心资产” 。早在5月时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已经超出市场反弹节奏,率先开启估值修复行情,并且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表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