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贫穷并不是作家的缪斯,作家也没有爱情谜题的答案

5月29日 ,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和先锋书店共同举办的“守望者·传记&访谈”阅读分享会上 ,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位老师——德语文化学者钦文、英语系教授但汉松、西班牙语系副教授张伟劼 , 围绕贫困、死亡、爱、战争、流亡与文学之间的“相爱相杀” , 探讨了世界文坛巨匠的真实人生与虚构世界 。 澎湃新闻经南京大学出版社授权 , 刊发讲座的录音整理稿 。
|对谈|贫穷并不是作家的缪斯,作家也没有爱情谜题的答案
本文图片

活动现场
传记与访谈
钦文:有朋友说今天讲座的主题太沉重了 。 但这些关键词是很多作家要面临的境遇 。 但我们今天肯定不仅仅是围绕这三个词 。 既然是谈传记 , 首先我们破一下题 , 说一说传记这件事情 。 两位老师如何看待传记 , 尤其是以文学家作为传主的传记?你们平时会去读传记吗?读传记的原因是什么?
但汉松:我们不仅是在谈传记 , 我们是在谈作家传记 , 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传记亚类型 。 因为很多成功名流的传记受到读者青睐 , 大家去阅读是为了获得成功人生的样本 , 期待的是一些心灵的鸡汤、人生的法则 。 但是读作家的传记时 , 很多时候其实会读到一些糟糕透顶的生活 , 里面充满了狗血的情事、狂暴的生活、黑暗的秘密 。
很多时候 , 普通读者阅读心爱作家的陈年往事 , 就如同进入一段复杂的爱欲关系 。 我们读这样的传记作品 , 希望更好地去了解一个对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人 , 试图搞清楚为什么这个作家可以用文字击中我们的心灵 。 当然 , 我们也会有一颗八卦的心 , 他们的人生通常洒满了狗血 , 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
读完作家传记后 , 很多时候我们会经历一种幻灭:哦 , 原来文学偶像有如此不堪的过去!但在这种幻灭之后 , 我们往往又会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同情性的理解 。 作家被生活所塑造 , 但他们的文字又大于他们的生活 。 他们所经历的这种复杂性、含混性 , 其实和我们自己的人生是一样的 。 读完传记、访谈 , 再回去重读他们的文学作品 , 又会开启一些新的暗门 。
所以 , 我觉得读作家传记 , 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 。 一方面 , 当然是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 相当于历史细节的一次个案考察 。 另外就是了解他们所处的文学关系网 , 因为作家往往是在文学圈子里成长起来的 , 同道之间相互崇拜、嫉妒、影响 , 这些都很有意思 。 最后 , 好的文学传记本身也是非常出色的文学批评作品 , 比如传记作家写劳伦斯的时候 , 不是简单讲他写了什么 , 一定还会有一些对作品本身的评论 。 这也是作家传记非常吸引我们这些文学批评从业者的一个原因 。
张伟劼:其实作家的人生和作家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趣的 , 有的时候作家会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他的故事 , 作家的人生和他的小说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 。
傅雷先生讲过一句话:“赤子孤独了 , 会创造一个世界 。 ”有些作家自己的人生非常平淡 , 他们更情愿在自己的书房中创造出一个非常精彩的虚拟世界 。 这一点我觉得在波拉尼奥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 我们看波拉尼奥的人生 , 年轻的时候确实也经历过一些很疯狂的事情 , 但就他大部分的人生来讲 , 特别是他定居西班牙之后 , 似乎可以写进传记里的东西、可以挖掘的八卦是很少的 。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 他在小说创作中想象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世界 , 在《2666》这本巨著里面 , 有一部分专门写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的一座城市里接连发生的女性遇害案件 , 一段接着一段 , 写的如此血淋淋、如此赤裸 , 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 但事实上波拉尼奥从来没有去过美墨边境 , 他主要是根据新闻报道和自己的想象来创作这些故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