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华佗五禽戏的流派及五种动物的养生机理介绍
文章图片
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五禽之戏 , 之后由此繁衍出的流派甚多 。 功法的侧重点有着眼于内气、内、外、动、静、刚柔、柔劲、导引按摩”等等的不同 , 风格各异 。
【遵生养命|华佗五禽戏的流派及五种动物的养生机理介绍】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 , 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 。 由于南北朝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 , 因此 , 可以认为该套五禽戏动作可能比较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 , 但是习练起来动作难度较大 。 此后 , 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清代曹无极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 , 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 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 。 这些五禽戏功法与《养性延命录》所载有较大出入 , “五禽”动作均为单式 , 排序也变为“虎、熊、鹿、猿、鸟” 。 但其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五禽”的动作 , 而且还有神态的要求 , 并结合了气血的运行 。 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禽戏发展至今 , 已形成不少流派 , 每个流派都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和特点 , 有些甚至冠以华佗之名 。 总的来看 , 他们都是根据“五禽”动作 , 结合自身练功体验所编的“仿生式”导引法 , 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 。 其中 , 有偏重肢体运动 , 模仿“五禽”动作 , 意在健身强体的 , 为外功型 , 即通常所说的五禽戏;有仿效“五禽”神态 , 以内气运行为主 , 重视意念锻炼的 , 为内功型 , 如五禽气功图;有以刚为主 , 通过拍打、按摩来治疗疾病 , 甚至被用于散手技击、自卫御敌的 , 如五禽拳、五禽散手等;还有以柔劲为主 , 讲究动作姿势优美矫健 , 以舞蹈形式出现的 , 如五禽舞、五禽舞功法图说等 。 概括起来都是以模仿“五禽”动作为主 , 有的着重练“动” , 有的着重练“静” , 有的着重练“刚劲” , 有的着重练“柔劲” 。 在锻炼的目的上 , 有的以治病养生为主 , 有的以壮力强身为主 。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 , 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配合 。 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 , 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 , 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 , 利关节 。 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 , 所以 , 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 , 动作不同 , 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
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 , 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 。 一要求意守命门 , 命门乃元阳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 , 意守此处 , 有益肾强腰 , 壮骨生髓之效 , 可以通督脉、去风邪 。
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 , 取其长寿之性灵 , 善运尾闾 , 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 , 鹿戏意守尾闾 , 可以引气周营于身 , 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 。
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 , 熊体笨力大 , 外静而内动 , 要求意守中宫(脐内) , 以调和气血 。 练熊戏时 , 着重于内动而外静 , 这样 , 可以使头脑虚静 , 愈气相合 , 真气贯通 , 且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
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 , 猿机警灵活 , 好动无定 , 练此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 , 内练抑制思想活动 , 达到思想清静 , 体轻身健的目的 , 要求意守脐中 , 以求形动而神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
- 四大血型寿命排行榜,AB型平均年龄70岁,排第3,第1是哪个?
- 2022虎年,致我最在乎的人
- 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的意义是明白人生,回到快乐的人生彼岸
- 养老|女婿,我老了,我命令你给我养老,要不我就要你离婚!女婿:行
- 安东尼·戴维斯 浓眉玩游戏+喝酒被骂惨,37岁詹姆斯在球场拼命,他却在享受生活
- 海底捞|女朋友无意间发现海底捞隐藏技能?网友:救命!服务员放过我吧!
- 兰蔻好张馨予晒的“续命”面霜,价格便宜不输大牌,李佳琦:比兰蔻好用
- 卷发什么脸型配什么发型?一分钟找到本命发型,超显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