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是选择过多引起的眩晕”:我们真的可以选择成为想要成为的任何人吗?
按:“真理并不必然是美的 , 也不必然会带来幸福” , 在忧虑者眼中 , 理性推理会让他们提前看到困难 , 与真相相比 , 神话和虚构更使人快乐 。 在研究忧虑文化史的《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中 , 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弗朗西斯·奥戈尔曼向人们阐明 , 当代生活中的忧虑并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可以由理性治愈 , 在对付忧虑这件事上 , 理性、知识与确定性并没有什么效用 。
奥戈尔曼追溯忧虑在文学上的表现 , 认为忧虑主题在维多利亚末期进入虚构作品中 , 吉卜林《光之逝》的主角有着对一切的忧虑;这时的忧虑常与新的城市和郊区生活 , 以及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有联系 。 与虚构作品相对应的是 , 此时忧虑的话题也大量出现在心理自助书上 , 这类书相信个人(尤其是中下阶层)有责任自我改善 , 自我教育、获取技能、提升能力等等 。 这样的心理自助书在一战后盛行一时 , 帮助陷入忙碌的读者解决问题 。 20世纪以后 , 忧虑在现代主义作家笔下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示 , 例如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 也有更多人意识到城市是滋生忧虑的重镇 , 诗人奥登在短诗《某晚当我出去散步》中就设想了忧虑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感到厌烦 , “苦于头痛和焦虑/生命似乎渐趋暗淡 。 ”
文章图片
人们为什么会忧虑呢?作者不想将问题诉诸于每个个体不幸的童年经历——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那般 , 将童年的不安全感视作成人阶段忧虑的原因——而是关心所有人作为文化语境的不安感 。 他说 , 我们生活在动荡、暴力和麻烦之中 , 这可能是为理性欢呼、相信人类社会终将完善和谐的人们所不愿意正视的 , 某些文学作品如同塞巴尔德的《土星之环》重述了人类的灾难历史 , 而这种人类的真相是无法依靠理性转化为福祉的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忧虑反而为我们指出了真正的危险 , 如同一根指向我们真实生活状况的微小指针 。 此外 , 忧虑还让我们能够重视日常的事件 , 重视自己能够做出的主宰我们生活的小小的决定 , 这样针对生活细枝末节的小忧虑反而令人安心 , 毕竟我们能够决定买哪辆车、申请哪份工作 。
比起珍视忧虑的积极意义 , 奥戈尔曼更想提出的是忧虑的深层文化机制:忧虑是随着思考能力同步产生的 , 个人为自己思考意味着拥有自由 , 而自由的核心正在于自由选择 。 他认为 , 当代的市场经济塑造着选择的精神 , 鼓励我们主动选择 , 结果成败当然也由选择者本人来承担 , 像是整形广告告诉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长相 , 网络中也可以重塑自己的人格与身份 , 然而选择的副作用就在于 , 忧虑再度升级——毕竟如果选错了就是个人的问题 , 不是眼光不好 , 就是策略不佳 。
文章图片
【“忧虑是选择过多引起的眩晕”:我们真的可以选择成为想要成为的任何人吗?】一切都是可以选择的 , 一切都是自由的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书中举例说 , 人们甚至可以选择修习愤怒管理课程来拥有好脾气——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成败负有绝对责任 , 那么这时候的自由 , 是否就有了一丝强制的感觉?就像奥戈尔曼所说 , “若说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 拥有选择是困惑和焦虑的源泉 , 那么选择理论更是孕育内疚、自我批评和自我责备的肥沃土壤 。 ”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近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 我们从中选取了相关章节 , 以期与读者共勉 。 标题借用的是特德·姜小说《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 , 因为小说与这篇书摘讨论的主题方向大体一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