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近300年来,不同版本的《美女与野兽》不断迭代女性的爱情诉求( 二 )


不仅没有用外力压迫 , 也最终放弃了让贝尔留在城堡的约束 , 实现了贝尔的愿望 , 放她回家照顾父亲 。 这也是女性作者所做的故事设定的魅力:女主角必须真心、自愿地对野兽产生感情 , 诅咒才会被打破 。 胁迫的婚姻是无用的 。
美女与野兽|近300年来,不同版本的《美女与野兽》不断迭代女性的爱情诉求
本文图片

1874年英国插画家沃尔特·克兰(Walter Crane)为《美女与野兽》创作的插图 。
虽然从现在的视角来看 , 《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多少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意味 , 但在18世纪 , 故事中野兽的行为不仅感动了贝尔 , 估计也打动了无数女读者的心 。
正如奇幻文学作家特丽·温林(Terri Windling)曾评论的那样 , 这个故事解决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 那就是在婚姻制度中 , 女性几乎没有合法权利:“没有选择自己丈夫的权利 , 没有拒绝婚床的权利 , 没有控制自己财产的权利 , 也没有离婚的权利 。 ”
被关进野兽城堡的贝尔 , 正如所有被嫁进夫家的女性 , 被迫把陌生的地方当家 , 与不认识的男性共同生活 。 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征得女人同意并全心全意尊重她意愿的丈夫 , 因此野兽作为半人半兽 , 却讽刺地成为了理想的温柔男性情人(尤其是读者很快会发现他的丑陋外表只是一种伪装) 。 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挣得发言权的女性作家和读者 , 将她们对婚姻自主权的渴望投射在野兽这个童话人物身上 。
1946年电影版本:
女性获得了独立性与自主权
1946年 , 法国跨界先锋艺术家让·科克托将德博蒙夫人的《美女与野兽》搬上了大荧幕 。 在这部电影中 , 在家的贝尔是个十足的乖乖女 , 天天替姐姐们做家务 。 而贝尔自我意识的觉醒似乎开始于作为乖乖女的她第一次违背父亲的决定 , 自己离开家代替父亲进入野兽的城堡 。 正是从她离开家庭的那一刻起 , 她的独立人格开始显露和成长——从骑马出走到独自探索城堡 , 最后与野兽对峙 , 甚至在野兽无法控制自己的兽性时责骂他 。
尽管在野兽的城堡里 , 贝尔应当是一个所谓的囚犯 , 她显然比在自己家里更自由 。 当她回家看望父亲时 , 她几乎又被家人困住了 , 但她第二次违背了父亲的意愿 , 阐明了自己对野兽的感情 , 最后坚持践行了自己的意愿 , 回到了野兽身边 。
影片在情节上尽量贴合了原著 , 也进一步为美女和野兽的关系提供了心理学上的深度 。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是 , 贝尔舀起一把水 , 要求野兽从她手中喝下 。 这一幕是建立在人类对进食礼仪的认识上的 , 它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基本文化符号之一 。
美女与野兽|近300年来,不同版本的《美女与野兽》不断迭代女性的爱情诉求
本文图片

1946年让·科克托导演的《美女与野兽》剧照 。 撇开剧情不谈 , 这部电影从视觉效果的角度也非常值得一看 , 能让观众感受到早期电影的造梦艺术 。
在这一幕场景中 , 观众首先看到 , 美女在偷看野兽 , 而他正直接从池塘里喝水 , 头半埋在水里 。 尽管作为动物 , 这种行为是完全合理的 , 但野兽注意到了美女的存在 , 立即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 。 随后 , 美女舀水喂野兽的场景出现了 , 这是对野兽受伤的自尊心的安慰 , 也展现了贝尔温柔的接纳姿态 , 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
紧接着 , 贝尔亲切地抚摸着低着头的野兽的毛发 , 仿佛野兽不是一个可怕的生物 , 而是一只小猫——这也直接体现了贝尔在和野兽这段关系中的力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