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的作用( 二 )


因此 , 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肃 , 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 , 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 , 涩迟 , 而出现胸闷 , 心率改变 , 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之病理表现 。 反之 , 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 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 , 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 , 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 。 这即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
心与肝
心主血 , 肝藏血 。 人体的血液 , 生化于脾 , 贮藏于肝 , 通过心以运行全身 。 心之行血功能正常 , 则血运正常 , 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 , 则心无所主 , 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 。 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 , 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
心主神志 , 肝主疏泄 。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 虽由心所主 , 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 。 由于情志所伤 , 多化火伤阴 , 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
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 , 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 , 位居于下而属于阴 。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 , 位于下者 , 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 , 以下降为和 。 所以 , 在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 ,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 , 这样 , 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 , 而称为“心肾相交” , 也是“水火既济” 。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 , 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 ,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 , 即称为“心肾不交” , 也就是“水火失济” 。 例如:在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 , 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 多属“心肾不交” 。
此外 , 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 , 在心或肾的病变时 , 亦能相互影响 。 例如:肾的阳虚水泛 , 能上凌于心 , 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证候;心的阴虚 , 亦能下汲肾阴 , 而致阴虚火旺之证 。
【遵生养命|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的作用】作用
1.摇头摆尾可提升阳气、通经泄热、平衡阴阳、畅通任督二脉、调理脏腑、滋阴补肾 , 使肾水上济 , 促进心肾相交 。 同时 , 牵动脊髓和马尾神经 , 改善内脏神经功能 , 有助于提升卵巢、子宫、前列腺、膀胱等脏器的功能 。
2.脊柱的回环旋转 , 加之头、尾的牵拉转动 , 和提肛收腹与膈肌的下降 , 对脊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同时 , 腹腔脏器得到挤压、按摩 , 促进了中焦、下焦的消化、排泄及运化功能 。
3.下蹲马步、左右移动重心 , 能活动髋关节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可防治股骨头坏死等疾病 , 并可发展下肢力量 , 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