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二 )


远离“恋爱脑”
且不论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负荷能力 , 要想拥有一段良性、健康的亲密关系 , 都应该要尽量避免单向“恋爱脑”的出现 。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文章图片
与他人相识之初 , 很有可能因为“晕轮效应”产生爱情的抽象感觉 。 晕轮效应是指 , 人际交往中会用对方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掩盖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 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立体、需要挖掘的 , “一见钟情”不是不存在、但概率了了 。 多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了解对方的机会 , 才能更好地拥抱亲密关系 。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文章图片
另外 , 除了警惕“晕轮效应” , 还要规避自己“一定会是例外”的过分自信心理 。 如果遇到风评很差的对象 , 虽然不能以他人的评价来直接定义 , 但一定要理性去分析和考究 。 千万别存在盲目自信的心理状态 , 认定自己可以成为“例外” 。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文章图片
将自己当成独立个体、也将对方当成独立个体 , 了解双方共有的交叉部分、也尊重各自的独立空间 , 这是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事 。 这也就要求我们哪怕在亲密关系里 , 也要建立一定的边界感 。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文章图片
当然不是倡导有所保留地去爱 , 只是希望大家更客观地将自己的多面性培养和展示出来 。 一段亲密关系里 , 一定是各自都值得被爱而非单向依恋 。 双方都能在共有和独有的空间里不断成长 , 拥有平等又契合的感情 。
恋爱中很多所谓的“上头”/crush时刻 , 其实都是我们怦然心动、走近对方的重要时刻 。 但在亲密关系的长远磨合中 , 保持清醒、看见自己也非常重要 。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成长和认识自己/对方 , 共建一段良性、健康的亲密关系 。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
文章图片
除了在可避免的情况下避免成为“恋爱脑”以外 , 我们身边可能也不乏有这样的朋友 。 在旁观者的角度 , 劝诫少不了 , 但能做的最后无非也只有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
如同马思纯一般 , 无论她有一天是跟这个对象幸福地步入婚姻、还是分开了狼狈地再上热搜 , 我们都能在幸福时祝福、在不幸时勉慰 。 不因为想“救救马思纯”而对着键盘着急、也不在别人失意时说上一句“活该” , 这就是最大的善意了 。
「互动Topics」
你是/你身边有“恋爱脑”吗?
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撰文:草一棵
没有人能“救”马思纯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