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心无尽,低徊愧人子|刘永红
冬树丫
本文图片
母亲的故事
文 | 刘永红
刘永红 , 涟源市珠梅中学教师 , 被评为“娄底市优秀教师”“娄底市骨干教师” 。
本文1200余字
母亲 , 乍看是那熙熙攘攘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个:一米五五 , 八十多斤 , 皮肤黝黑 。 但她那如东北女汉子般洪亮而爽朗的嗓音 , 又会让她成为人群中最惹眼的那个 。
母亲爱八卦 , 这一点不假 。 对此 , 我觉得跟她爱讲话这个习惯有关:话多的人总得找些素材才行 。 话一多 , 就东家长西家短的 。 也因此 , 母亲惹了不少是非 。 记忆犹新的是她跟二伯娘干的那一仗:只见她大嗓门一开 , 双手叉腰 , 眼一瞪 , 脚一跺 , 手一拍 , 在一米六几的二伯娘面前手舞足蹈 , 毫不怯阵 。 要是放到现在 , 绝对是可以申遗了 。
我对母亲这习惯是看不惯的 , 而且深恶痛绝 。 这也形成了我现在谨言慎行的个性 。
本文图片
母亲也是个头脑活络、识大体的人 。 那时我家经济困难 , 父亲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 , 做着教书匠 。 三个小孩 , 全家五口全靠他那点微薄的收入 , 省吃俭用 , 生活异常艰辛 。 初中毕业后 , 父亲开始做我的工作让我放弃学业 。 当时成绩并不出色的我可以说被生活穷怕了 , 坚定地要读书 。
父亲无奈 。 母亲也坚定地说:“女孩子家也要读书 , 读个高中或考个大学 , 找个好点的对象也好 。 ”
为了减少家里经济压力 , 母亲在农忙之余捡起了废品 。 有时百来斤废品 , 十几里路 , 不论日晒风雨 , 她硬是一挑一歇地挑回来了 。 这可是她曾未承受过的生活之重 。 那时 , 我并不太懂事 , 在外面一看到母亲 , 总是远远地跟她拉开距离 , 生怕别人说我有个捡废品的妈 。
后来 , 母亲又担菜篮子卖过菜 , 收过亚麻 。 收亚麻时娄底、新化、冷江到处跑 , 哪怕是深山老林家 , 她都跑了个遍 。 用她的话说 , 只要是有钱赚 , 从不知道什么是累和怕 。
如今 , 母亲已年近七旬 , 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花白的头发 , 粗糙的双手 , 布满皱纹且黝黑的脸……唯一没变的是她那女汉子般洪亮的声音 。 她说得最多的是:我女儿帮我争了气 , 端上了铁饭碗;我女儿帮我买新衣服啦;我女儿给我钱打牌啦……
家里的事也喜欢向我“汇报” , 事无巨细都一一报过个遍:我跟你爸爸吵架啦;李家的母猪产了十二个仔啦……每次过节回家 , 她都会说:“红儿 , 你早点回来帮我煮菜 , 你煮的菜比我煮的好吃 。 ”在她眼里 , 我就是她的骄傲 , 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连我打个屁她觉得也是香的 。
本文图片
久了 , 母亲的这份依赖让我开始觉得累了 。 那次我和弟弟一家拼车回家 , 到家已是上午十一点多了 , 饭菜也已经准备好了 。 可母亲还是指责我回去晚了 , 没帮上她的忙 , 不体谅她 。 当时我委屈极了 , 大声喊着:“你就只有我好责怪吗?你把我当什么!”
母亲一下子沉默了 。 以后 , 每次我要回家 , 母亲都会小心翼翼地问:“红儿 , 你们什么时候到家 , 我先准备好饭菜 。 ”每每这时 , 我心里就异常酸楚 , 为自己的那次火爆懊恼不已 。
也许我的母亲真的老了 , 她跟我们小时候一样 , 希望能有个让自己依靠的肩膀 , 让自己撒娇、任性 。 而我的一次发火 , 就扼杀了她这个任性的存在 , 让她在我面前变得如此小心翼翼……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总有一些人,走进了心灵,便自此不忘不弃
- 入了心的人怎能忘的了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