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不管你多大年纪,请过“深藏不露”的生活

01
愚蠢的人 , 锋芒毕露;聪明的人 , 深藏不露 。
生活中 , 生气不是智慧 , 不生气才是 。
认真想一想 , 为什么活得不如意 , 还不是因为对外界的一切 , 太在乎了 。
我们每天都在和外物打交道 , 被外物干扰 , 又在想尽办法“活成自己” 。 因此 , 两方面在不断对抗 , 此消彼长 。
不管多大年纪 , 要记住“收敛”两个字 , 幸福要一直向内求 。
孙膑|不管你多大年纪,请过“深藏不露”的生活
本文图片

02
左右逢源 , 与人相处舒服 。
【孙膑|不管你多大年纪,请过“深藏不露”的生活】唐朝时 , 太宗问大臣们:“做人 , 最难了解自己 。 现在 , 请大家评价我 。 ”
长孙无忌施礼 , 说:“您文武双全 , 心系百姓 , 没有什么失误啊 。 ”
大臣们都迎合 , 认同长孙无忌的话 , 给太宗点赞 。
太宗很不高兴 , 因为“点赞”不是他的本意 , 他要大家“挑刺” 。
太宗说:“既然没有发现我的缺点 , 我就给大家点评一下:长孙无忌 , 才思敏捷 , 但是用兵的方法 , 不太擅长;高士廉博古通今 , 临危不乱 , 但是不善于批评别人;唐俭伶牙俐齿 , 还喜欢高谈阔论 , 但是没有说国家大事......”
不难发现 , 以上这段话 , 有三个“但是” , 用于转折 , 把表扬和批评分开了 。
没有人能够完美 , 多少有一些虚伪的成分 , 也有一定的成绩 。 因此 , 我们可以抓住人性的弱点 , 先取悦 , 后建议 , 两方面都做好了 , 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也被接受了 。
农村有一句土话:两杯茶不喝 , 却喝一杯茶 。 用来形容不会做人的人 , 只是讨好某一方 , 忽视另一方 。
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两面三刀......这样的词语 , 就体现了做人的两面 , 也是社交的忌讳 。
遇到有钱有势的人 , 就去巴结 , 因此忽视了那些穷苦的亲戚朋友 。 当穷人翻身之后 , 再去刮目相看 , 恐怕已经太晚了 。
如果结交富人的时候 , 能够照顾到穷人的面子;和上司交流时 , 能够考虑到普通员工的心情;和外人交谈时 , 想到家人的感受 , 那么你就变成了社交的高手 。
大部分的社交 , 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利益或者情感 。 但是你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 , 不要做作 , 也不要把目标体现在言行之中 。
《荀子》里说:“言而当 , 知也;默而当 , 亦知也 。 ”
摆在桌面上的事情 , 谁都知道 。 暗处的言行的处理方式 , 才是大智慧 。
孙膑|不管你多大年纪,请过“深藏不露”的生活
本文图片

03
适时退隐 , 余生才能安好 。
有人认为 , 乱世出英雄 。
越是混乱的局面 , 越要去看看 。 可是 , 大部分的人 , 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 , 不是“主掌大局” 。
听过这样一句台词:“别混日子了 , 小心日子混你 。 ”
做人要通透 , 知道进步 , 也准备了退路 。 混 , 是混不下去的 。
战国时 , 七个国家争夺霸主 , 鹿死谁手 , 谁都不知道 。 很多聪明的人 , 想办法从中捞油水 , 当将军 , 做文官 。
有四个厉害人物——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
苏秦和张仪 , 靠“嘴”夺天下 。
张仪在楚国的时候 , 因为被怀疑拿走了和氏璧 , 吃过身体的苦 。 他回到家 , 对妻子说:“我的嘴还在 , 就有办法 。 ”
苏秦去秦国 , 写了十万字的建议 , 秦惠文王没有高看他;燕文侯重用他为相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