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惊险:1981年,我们差点遭遇迫龙沟大塌方…
文章图片
迫龙天险历险记
文章图片
冯正荣
1981年9月,我所在的汽车第十八团十连执行第五趟进藏运输任务 。这个季节是雨季,川藏线上容易出现塌方 。常跑川藏线的人都知道,汽车兵最怕两个季节上高原 。一个是怕冬季的冰雪路 。到了冬季,川藏线上的冰雪路往往都在山顶,车辆打滑很危险,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车毁人亡 。另一个是雨季的泥泞路 。到了雨季,川藏线上到处有塌方,车辆容易打滑,也容易堵车,而且山上常有飞石滚下,稍不留神就有被飞石砸中的危险 。有时候飞石砸到车厢,有时候飞石砸到驾驶室,有时候飞石会把车辆砸翻 。所以,这个季节上高原,要把防塌方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
文章图片
文中出现的连长李湘吉(右一)
考虑到雨季上高原收尾工作很重要,我和连长李湘吉(1971年入伍的湖南省衡阳县人)商量,由连长带队,我负责收尾 。车队的收尾车是倒数第二台,行驶在救济车的前面,最后一台是救济车 。那个年代跑高原,运输任务重,车况差,出现抛锚掉队车,车队继续前行,抛锚掉队车由收尾干部负责 。
车队出发了,一路还算比较顺利 。车队终于行驶到了西藏波密县通麦的迫龙沟大塌方 。这一段路是川藏线上汽车兵望而生畏的地方 。1967年8月,汽车第十七团三营副教导员李显文等10名同志在迫龙沟塌方区与特大山崩搏斗中被泥石流掩埋,不幸英勇牺牲,长眠在了迫龙天堑 。1968年,中央军委授予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的荣誉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 。为缅怀先烈,后人在大塌方旁边修建了“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纪念碑 。1987年一场特大泥石流把川藏线上十英雄纪念碑冲毁,后来又在通麦兵站旁边重新修建了“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纪念碑,以供后人缅怀先烈 。
迫龙沟这个地方的山体松软,遇到下雨就塌方 。世界最大的泥石流是欧洲的挪威斯图尔加大滑坡,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就是迫龙沟大塌方,这14公里的路段,被称为“通麦天险”、“死亡路段”、“通麦坟场”,不知多少人牺牲在了这个地方 。
文章图片
文中出现的战士陈平(前排左二)
那天下午,车队已经通过大塌方,我们和陈平(1976年入伍的四川省忠县人)驾驶的82号抛锚掉队车一起行驶到了大塌方中间路段,82号车陷入了公路上的小型泥石流,车辆打滑开不上去 。这时候,现场只有82号车、我坐的63号收尾车和九班长顾寿开的91号救济车三台车,救济车上多一名修理工,一共有7个人 。我给大家说,我来开,大家在后面推 。结果连试了几次,还是开不上去 。山上慢慢有流水下来,82号车尾部慢慢向江边移动 。根据我们多年跑川藏线的经验,这种现象就是塌方的前兆 。天渐渐黑了,山上不时有沙石滚落,迫龙江的流水咆哮,发出一阵阵奇怪的声音,一种不祥的预兆笼罩着迫龙沟,如不采取紧急措施,82车就有掉进迫龙江的危险 。我和担任救济车的班长顾寿(1972年入伍的甘肃省武威市人)商量,赶快把车上的水泥卸下来,空车就可以开上去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彭伟庆 1981年,17岁的彭伟庆被父母圈养笼中,现在已是57岁被送进养老院
- 天路天路,难得一见!真是太漂亮了~
-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81年,大作家贾平凹与妻子因煮鸡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选择自杀
- 人类历史上最惊险的10个小时!
- 猎豹|震惊猎豹与鳄鱼争食斑马 摄影师记录惊险时刻!
- 舜子的简单日记|妮可基德曼参演HBO迷你剧,惊险刺激的一口气看完,小心枕边人
- 火车|泰国最“惊险”集市,火车一来就消失,逛街随时有“生命危险”
- 公路|中国最惊险公路,将一年半载的路途缩短至三天,拒绝老外单独进入
- |尼格买提撒贝宁遇暴雨帮忙清理塌方 网友怒赞:央视F4才华与人品兼具
- 戴安娜|戴安娜最快乐的一天:1981年,穿着婚纱晒着暖阳,嘴角扬起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