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观课议课作者 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有效观课议课作者 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体现的是一种新文化建构 。传统的听课、评课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耗时低效,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问题分散,讨论表面,抓住了行为但没有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等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化,从听课、评课转化为观课、议课是大势所趋 。
那么什么是观课、议课呢?观课、议课是围绕师生行为、支撑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多种可能性、思考潜在可能性,以获得教育的新的理解,并规划和策划未来的教育行动的一种教研活动 。本文笔者着重要阐述的是:怎样从从听课、评课转化到观课、议课?即观课、议课理念怎样落实到操作层面?
笔者的思路是:一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 。
一、怎样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理念决定行动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帮助教师们弄清两者有什么区别的基础上,真正在学校群体中构建观课、议课文化,即探索和认同观课、议课的价值观念,形成相对一致的观课、议课认识观 。
我对两者区别做了如下的概括:
目的不同:前者是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后者是引出话题、议题,增强教学合理性、寻找教学的多种可能性,旨在诊断、发展 。
话语结构不同:前者是“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优点……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它要表达出好与不好、理想与不理想的结论;后者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的想法是……”,通过类似结构引发深入对话,以获取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达成对某些问题、行为的理解 。
取向不同:前者活动时,以表现、展示作为主要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后者活动时,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激励教师主动曝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
态度不同:前者活动时,教师多以“旁观者”、“局外人”、“被帮助者”的被动态度自居;后者活动时,教师多以“参与者 ”、“当事人” 、“平等者”的主动态度自居 。
问题的性质不同:前者多是“他人的问题”、“假想的问题”、“个性问题”;后者多是“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共同关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 。
侧重点不同:前者偏重观察、议论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后者偏重观察、议论学生的“学”,并且从“学”来映射、考察“教”的情况,即“以学议教” 。
氛围不同:前者是“一言堂”、有授、受之分;后者是平等民主、对话合作、理解分享 。
手段不同:前者主要凭感官,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后者除了凭多种感官外,还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全方位收集课堂信息、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
有效观课议课作者 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怎样解决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
据我们观察,刚开始实施观课、议课时,多数教师缺少活动的参与意识,缺少质疑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活动的旁听者、看客 。表现在:事先不关心观课的内容、执教的方案、研究的专题等,观课时不会运用分析、观察、访谈、调查等手段,不知道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效度的达成情况、学生思维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选择一至两个角度进行观察、记录,以备研讨使用 。更为可笑的是,观课结束进入研讨阶段时,同行对执教教师课堂表现评价出现许多怪现象:一是讲优点的多,讲缺点的少,浅层次谈的多,深层次谈的少,不利于执教教师课后反思;二是重复别人观点的多,讲出新意少,浪费时间,效率底下;三是从开始到结束,当“哑巴”多,发言的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觉得应采取“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员的引领作用,优化观课、议课的程序,确定观课、议课的重点等”多策并举的举措,农村校才能把观课、议课的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 。因此应重点抓好如下三个环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