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能“正常”工作吗?( 二 )
精神疾病的用药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用药与维持期用药,急性期用药多用于迅速控制症状,维持期用药多用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这也是精神疾病的治疗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一点 。
比如精神分裂症通常推荐病情缓解后至少维持服药 1-5 年,抑郁症病情缓解后至少维持服药 1-2 年 。
在此期间,虽然患者的症状已缓解,有些甚至已趋近于无,但仍然要坚持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降低将来的复发概率,如果此阶段治疗不够充足,那么患者将来是很容易再次复发的 。
此外,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期间,还需要定期回访医生,并根据当前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 。
这就需要患者家属不仅需要说服患者服药,监督患者每日及时、足量地服用药物,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带着患者去医院复诊 。
文章图片
一些家属错误地认为当前患者疾病控制良好,不需要再去看医生 。长期服药得不到监控,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一方面药物副作用得不到控制,另一方面如果患者出现新的症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
3、对于“副作用”不合理的恐惧
抗精神疾病药物并不会“吃坏大脑”,恰恰相反,折磨、损害大脑的是精神疾病,药物能够帮助患者的大脑从疾病的伤害中解放出来,降低疾病对大脑的伤害 。
抗精神疾病药物通常都会有一些头痛头晕、倦怠嗜睡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且往往在服药初期出现,给人一种是吃药加重了病情、吃药吃坏了大脑的错觉 。
事实上,随着坚持服药,身体能够逐渐耐受副作用,副作用会逐渐减轻至较低的水平,而即使是服用较大反应的药物,也可以找医生调整为服用其他药物 。
4、误认为服药能“上瘾”
精神科药物除了少部分药物如镇静催眠的安定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醋甲酯等,确实在长期、不规范服药时有“上瘾”的风险,剩下绝大多数都是不存在上瘾一说的 。
但抗精神疾病药物在停药时,需要遵从医嘱逐渐停药,不可一下子突然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如头痛、心慌、恶心等 。停药反应的存在,让不少患者和家属以为药物具有成瘾性,一不吃就发作了 。
实际并不是的,遵从医嘱逐渐停药,虽然也会有停药反应,但通常较为轻微,且能够随着药物逐渐减量而消失,完全停药后,停药反应也会完全消失 。
文章图片
03精神疾病需要一定的康复训练
在服药控制住病情后,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回归社会之前,需要再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恢复社会功能 。
社会功能是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通常包括个人生活料理能力、家务劳动能力、生产劳动及工作能力、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能力、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等 。
参与工作既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其疾病“治愈”的一个标志 。
“治愈”的标准
一般来说,精神疾病患者如果已经没有精神疾病的症状,能够清醒地和人谈话交流,并且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正常的参加工作和学习,就可算作“治愈” 。
但是即使“治愈”,一些疾病也不宜马上停药,仍需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和定期复查,具体需要遵循医生的医嘱 。
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且需要长期的坚持 。家属、患者需要与医生一起商量,制定具体的计划,坚持训练,并定期反馈给医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上海容大:凝聚团队力量 铸造企业精神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陈亚男|陈亚男再出奇招,宣布将帮残疾人带货,疑似喊话:你忍心再退货?
- 宋晓波 娱乐圈十大残疾艺人现状:有人东山再起,有人遭遇金融骗局
-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 57年前,姐妹俩在暴风雪中保护羊群,却落下残疾,后来两人还好吗?
- 戴安娜|卡米拉有多嚣张?说戴安娜精神状态不适合王室,惹怒平民儿媳凯特
- 病床 精神病院病床减少导致入狱人数增加?|每日罐头
- 李嘉欣 女神李嘉欣突发疾病,深夜送医抢救:好好爱身体,才是真理
- 林庆昆认为这是时间成本,不是职业精神,浪费时间会内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