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苑利: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 四 )


(二)权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否具有权威性 , 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 权威性的形成包括以下因素:
第一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威性 , 有时是由传承人正宗的传承谱系决定的 。 譬如 , 对于某些家族传承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 , 其核心技术通常掌握在嫡长子手中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时 , 嫡长子显然具有明显的优先申报权 , 这是由家族传承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决定的;对于某些业缘传承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 , 其核心技艺通常掌握在大徒弟手中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时 , 大徒弟显然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先申报权 , 这是由业缘传承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决定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权威性 , 通常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决定的 。 找到了规律 , 我们就会事半功倍 , 就会不犯或是少犯错误 , 并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钩沉出来 。
第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威性 , 有时是由传承人高超的传承技艺决定的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考察一个传承人是否具有权威性 , 最重要的指标 , 就是看他做得如何 , 是否掌握着这个行业的“独门绝技” 。 在行业内部 , 并不是所有匠人都能掌握“独门绝技”的 。 只要我们找到了“独门绝技”的所有者 , 自然也就找到了我们要找的传承人 。
其三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威性 , 有时还要看他的技艺保有量 。 譬如 , 某国家级布袋戏项目传承单位只能演出20余个折子戏 , 而当地并未进入遗产名录的草台班子竟然能演出200-300个折子戏 , 谁更权威当一目了然 。
(三)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 , 通常都会是个系统的认定 ,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 但综合到一起 , 便是该传承人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是不是某行业或某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 因此 , 是否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很强的号召力 , 也应该成为我们衡量、选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尺度 。 认定机构也会根据传承人影响维度的大小 , 将其评为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总之 , 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不但能将祖先所传技艺原汁原味继承下来 , 同时也愿意将祖先技艺原汁原味传承下去 , 且在这个过程中取得过公认成就 , 具有一定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某些自然人和社会群体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苑利: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