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峻下逐水”的巴豆,有哪些要注意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走近中药 , 认识一下“峻下逐水”的巴豆 , 有哪些要注意的?
巴豆这味中药 , 在中药系统里的确称得上“大名鼎鼎” 。 可实际上 , 巴豆的使用其实和它的名气并不相符 , 只能勉强算得上“不常用”的中药 。
既然巴豆不大常用 , 为什么还能具有这么“强大”的名气呢?这就和它的功用特点有莫大关系了 。
作为一味比较冷门的中药 , 巴豆其实并不“年轻” , 甚至可以说是一味古老的中药了 。 最早可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它入药的记载 , 并被列为下品 。 同时还有江子、肥鼠子等别名 。
从植物来源来看 , 巴豆属于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 , 是巴豆树的成熟干燥果实 , 过去都是野生 , 主要产于四川宜宾、长宁、兴文、万县、合川等地 , 此外 , 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出产 , 但现在则各地均有栽培 。
从外观形状上看 , 巴豆的蒴果呈卵圆形、或钝角三棱形 , 长大约2厘米左右 , 直径约1.5厘米左右 , 果壳颜色淡黄绿色或灰黄色 , 稍微显粗糙 , 果壳坚硬而脆 , 上有6到8条不等的纵像线形沟纹 。
实际上 , 市面上见到的巴豆 , 大多已经从沟纹处开裂 , 显成三瓣或四瓣 , 每瓣内有叫作“巴米”的种子一枚 。 巴米稍微呈扁椭圆形 , 有点像蓖麻子 , 却较少花纹 , 种皮为棕黄色 , 一端有种脐种阜 , 另一端有合点 , 两者之间有一条隆起的种脊 。
巴米的皮薄而坚脆 , 剖开后可见黄白色的种仁 , 胚乳两片且肥厚而富含油脂 , 气无味辛辣 , 有大毒 。 入药者以颗粒饱满、种仁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
现代科学发现 , 巴豆的主要成分为脂肪油和蛋白质 。 其中的蛋白质就有巴豆素类物质 , 这些物质就决定了巴豆的功用——泻下 , 也就是说它有较强的促进肠道蠕动的能力 。
传统本草家认为 , 巴豆性味辛辣大热而有大毒 , 能入胃和大肠二经 , 主要就是能峻下寒积 , 逐水消肿 。 常用于胃肠寒积停滞 , 脘腹疼痛、痰饮水肿诸疾 , 也适合一些恶疮疥癣的外用 。
古代中医对巴豆的炮制是非常讲究的 , 这是因为它性味“有大毒”所决定的 。 一般就是制霜后使用 。
所谓制霜 , 大概有如下几种方法:
- 一是将巴豆用热火灰煨熟 , 然后用草纸包裹起来杵碎 , 让草纸充分汲取其油脂;
- 二是先把巴豆出栏 , 摊放在草纸上 , 再放在铁板上 , 下面加热 , 反复换纸即可;
- 三是把巴豆和面粉一起同轧去油 。
其实 , 巴豆在历代医家的手里 , 其使用场景并不多 , 主要就是如有两种情况:
1、肠胃寒积:
肠胃大寒所致的绞痛、冷汗 , 取巴豆大辛大热之性 , 温散寒气 , 还能及时将其泻下 , 一般用巴豆霜做丸使用 。
2、寒湿水肿: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峻下逐水”的巴豆,有哪些要注意的?】巴豆能峻下逐水 , 这方面和牵牛子有点相似 。 但巴豆的峻下逐水 , 跟适合寒湿内蓄的各类水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雀斑「斑后」关于长斑你了解多少?吐血整理知识点必须要记住!
- 荧光你需要懂得护肤知识,皮肤自然会变好-DR海璞诺
- 知识科普长 斑后 不用怕,2个淡斑小方法,在家就可轻松淡斑变美!
- 补充涨知识:7d聚拉提效果怎么样、7d聚拉提需要做几次?
- 日子很长,要笑着,慢慢地走!(深度美文)
- 你知道微信页面上站着的人是谁吗?(深度好文)
- 产品别让岁月带走你的美,三个护肤小知识,让你美得更加闪耀
- Luxury敏感肌冬季必get的护肤知识~
- 减肥,可能你不知道的知识
- 什么含酒精的化妆品对皮肤有什么伤害?这些小知识,你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