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李绅其人,你或许没有听过,但李绅的诗文却常被人挂在嘴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文章图片
写下《悯农》的时候,这位来自安徽亳州的诗人才27岁,刚刚进士及第,可正是一生中最风光、最快乐的时候 。
那么,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李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悲天悯人的诗句呢?
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文章图片
登台少年,偶得千古名句
李家家世显赫,三代为官,曾祖父李敬玄陪唐高宗读过书,官至宰相,祖父与父亲都担任一方官员 。
轮到李绅时,父亲却不幸早逝,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 。好在,李绅争气,27岁就进士及第 。
中进士后,李绅衣锦还乡 。不想偶遇浙江节度使李逢吉,两人同朝为官,又都雅好诗文,于是便相约一起到亳州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赋诗 。
正值夏日,天气异常酷热 。两人同登观稼台,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淮河岸边,农人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河岸边,正顶着烈日在锄地 。
【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此情此前,李逢吉当即吟诗: “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 。”
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文章图片
将辽阔无边的淮北平原,比作“千里朝野路”,又将两人的登台举动,附会成仕途的迁升,可谓是一句极好的诗!
年少气盛的李绅却不稀罕,看着烈日下耕作的劳苦大众,想到了在家辛劳的母亲,于是,吟出了千古流传的《悯农》 。
《悯农》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歌,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艰苦的生存状态,作者用此诗讴歌了劳动人民,同时也宣泄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
此诗一出,李绅名声大涨,自此树立了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还赢得了“悯农诗人”的美名 。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把他当成一个体恤农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贤者来歌颂 。
宰相|他曾官至正国级,写的诗被14亿中国人传颂,为何会身败名裂,死后殃及子孙?
文章图片
步入仕途,一场腐败史
可历史上,真实的李绅当真如此悲天悯人吗?
不,中进士后,他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一直做到了唐朝宰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 。
想不到,随着官位的提升,曾经悲天悯人的诗人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乐的腐败分子 。
据野史记载,李绅发迹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 。因为特别喜欢吃鸡舌,还要求每餐一盘 。
于是,为了满足这位宰相大人的口腹之欲,每日都要捉活鸡300多只,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
此时,铺张浪费的李绅再也没有当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简朴与珍惜的意识 。
除了铺张浪费外,李绅还豢养家妓 。一次,刘禹锡应邀参加李绅家的宴会,在宴会现场李绅让一个貌美如仙的家妓给他陪酒 。
酒酣之下,刘禹锡竟看中了这位陪酒的美女,于是当场挥毫写下艳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