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庸子|心理学表明:小时候母亲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长大后很难有所成就


苏庸子|心理学表明:小时候母亲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长大后很难有所成就
文章图片
苏庸子|心理学表明:小时候母亲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长大后很难有所成就
文章图片
苏庸子|心理学表明:小时候母亲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长大后很难有所成就

首卷语:

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 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 。 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 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 。 ——夏巴尼
童年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影响 。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 , 童年应该是美好的 , 是丰富多彩的 。 长大后想起那段时光总是会很怀念 , 觉得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 。 那个时候我们不会为工作发愁 , 也不会为了生活奔波 , 唯一让我们难过的就是成绩单上并不怎么优异的分数 。
但是也有一些人 , 他们的童年充满黑暗 。 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 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就养成了自卑内向的性格 , 并且这种影响很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
除此之外 , 在童年时期和母亲的关系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 。 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就曾提出过 , 母婴关系往往就是一个人命运的雏形 。 而在这之后 , 很多研究心理学的人也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
很多临床案例表明 , 在母婴关系中 , 母子关系存在问题的人心理也会有问题 , 并且会对以后的人际关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 研究表明 , 如果母亲在孩子六个月之前不能经常陪伴他们 , 就会让孩子的“共生”心里得不到满足 。
1.如果幼年时期“共生”关系得不到满足 , 长大后就会想要建立“不分你我”的关系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共生” 匮乏 , 那么在孩子成年之后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2.总想依赖别人 , 本身缺乏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总是想要依赖另一个人 , 其实本质上就是想和对方建立“不分你我”的关系 。 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很常见的 , 特别是在恋爱关系中 , 表现更为明显 。
这是因为孩子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母亲的重视 , 想要“共生”的需求没有达到 。 虽然是婴儿 , 但是他们也是有需求 , 有感情的 。 长期被母亲忽略会让他们有一种无力感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这种无力感就会让他们越来越缺乏安全感 。
所以他们在成年以后会想要建立亲密关系 , 并且想和对方达到“共生”关系 。 这样的人在找另一半的时候不会看对方的长相、学历等 , 而是要考虑对方能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 能不能控制对方 。 和能被自己左右的人相处才会觉得安心 。
3.变得敏感 , 没有边界意识
前面我们提到过了 , 之所以有的人在成年之后想要建立“共生”关系是因为婴儿时期没能被满足 。 但是由此我们也能看出 , 这种“共生”关系只有在婴儿时期才是正常的 。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还想要建立这种关系 , 那么他的心理就有些问题了 。
比如他们很可能会入侵的别人的边界 , 并且因为自己的敏感 , 在别人闯入自己边界的时候也会深感不安 。
如果孩子在六个月之后依然没能和孩子从心理上分离 , 还在处处惯着他们 , 帮他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 那么他们在长大之后就可能没有自己的隐私 , 这种看似很爱孩子的行为 , 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
4.长期和幼年时期“共生”的人在一起 , 培养不出竞争意识 , 难有出息
“共生”匮乏会出现问题 , 长期“共生” 也会出现问题 。 如果孩子长期和母亲“共生” , 就会变得依赖母亲 , 没有自己的主见 。 长大之后也经常会把“我妈说”“我妈认为”挂在嘴边 。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妈宝男” , 就是因为和母亲长期的“共生” , 没有及时地分离造成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