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1小时电梯神片刷屏,为什么企业家深受触动?

作 者:方君翊
来 源:正和岛
昨天 , 在北上广深等16个城市的分众电梯中 , 全天播放着一部与众不同的影片《记在心里的名字 感谢》 。
影片的内容很“简单”——一盏暖黄色的灯光、一张素色的卡片、一支普通的钢笔 。 一双手 , 不急不徐地落笔 , 写下了一个个名字 。 当中 , 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李娜、韩伟、江南春、刘昌东;也有似乎“我们身边都有叫这个名字”的人:海涛、自强、小媛;也有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孙大伟、花广珠……
写毕 , 执笔者把卡片 , 小心翼翼地放在小罐茶礼盒中 , 茶与信一道 , 和天上的一轮明月 , 交相辉映 。 它们见证着这个快餐时代 , 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慢、对于真诚的隐秘渴望 。
在社交媒体 , 很多人都在谈论这部不按套路出牌的“神片” 。 看似简单、质朴无华 , 这部片子为什么能火出圈?其实 , 秘密也很简单 , 在中秋那个“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的日子里 , 它用一串名字、一封信和一杯茶 , 戳中了人心中最柔软的一块 。
看完影片 , 观众一定会深有感触:自己多久没有提笔写信了?每天匆忙赶路 , 到底要奔向何方?一门心思赚钱 , 是否忘记了关心身边的亲人友人?整天顶着数据和业绩 , 是否忽视了喜怒哀乐的存在?
【|小罐茶1小时电梯神片刷屏,为什么企业家深受触动?】这时候 , 能收到一封信一罐茶 , 是最温存的慰藉;我们能给记在心里的人 , 送上一份散发着墨香和茶香的问候 , 也是最深情的问候 。
这个狂奔突进的时代 , 跑得越快的人 , 其实越需要暂离商战的硝烟 , 去拥抱这样的一封信、一杯茶和一段悦己爱人的时光 。
01、慢下来 , 学会感恩才能走得更远
木心曾写过一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 , 马 , 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慢 , 是一种态度、一种执着 , 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哲学 。
但是现在的社会 , 什么都在追求“短、平、快” 。 从短视频到QQ微信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也已经不再是夸张与假设 。 街道上、职场内甚至家庭里 , 人人都步履匆匆 , 任何感情的交流 , 似乎都变得功利了起来 , 就连送礼物 , 也不再是一份让人值得翘首以盼的喜悦——网购是多么简单的事 , 电商还能贴心地安排上打印好的祝福卡片 。
《查令十字街84号》里说:“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 , 不再需要翘首引颈 , 两两相望 , 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 , 不被察觉 。 ”快 , 急 , 贯穿在社会各个行业 , 各个群体 , 在商战一线的企业家 , 恐怕对此是最有切身体会的 。
技术不革新 , 一年就会被颠覆;模式不创新 , 护城河就会遭到瓦解;以前孵化一只百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需要五年 , 现在只需要一年 。 似乎 , 你一慢下来 , 一往回看 , 就会马上被追赶 , 被淘汰 , 于是 , 时时刻刻处于匆忙和焦虑中 。
但事实上 , 愿意慢的人 , 可能才走得更远 。 柳传志投身商海是40岁“高龄”、任正非43岁创办华为、宗庆后44岁创办“哇哈哈”、萨姆·沃尔顿45岁才创立沃尔玛 。 慢 , 才能厚积薄发;慢 , 才能看清未来的路标 。
其实 , “慢下来”对于商界精英们而言 , 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含义 。 节奏放缓了 , 才有时间和机会 , 细心体味心中对于情感的需求 , 也就是内心深处真挚的感动与感恩 。
羊有跪乳之恩 , 鸦有反哺之意 。 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成功 , 绝不是仅凭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取得的 , 天时地利很重要 , 但来自家人、朋友甚至对手的帮助 , 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 在步履匆匆的时代中 , 停下来 , 去感谢 , 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